在全球經濟下滑壓力的驅使下,多家銀行成立了石材產業金融事業部,主要是因為看好石材產業的發展前景。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世界石材產業年產值將突破3000億美元,石材產業已成為全球性的朝陽產業之一。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材生產國、出口國、消費國,近幾年石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達20%以上,銷售收入和利潤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市場:廣東石材產業發展龍頭地位難以動搖
行業展會歷來是體現產業發展情形的晴雨表。有資料顯示,今年國內的大型石材展會有18場之多,從中不難看出中國石材供需兩旺的勢頭。廣東、福建、山東是我國石材產業發展的主要省份。據今年1至4月的數據顯示,廣東云浮、山東萊州、福建泉州等地占據著我國石材生產和銷售總量50%以上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作為國內石材產業發展的聚集區,廣東從事石材加工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不僅具有工藝精湛、配套行業齊全等產業優勢,還具有水陸運發達、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已成為全國石材產業發展最好、最快的地區之一。這里誕生了環球石材、東成石材等一批全國知名石材企業。而廣東云浮更是廣東石材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被譽為中國石材基地中心、中國石材流通示范基地、中國人造石之都。
據有關部門統計,云浮僅在324國道兩旁就有石材企業4000余家,全市石材從業人員近20萬人次,產品涵蓋13大系列23大門類千余花色品種,而且企業數量和石材產銷量還在逐年遞增。目前,以云浮為代表的廣東石材產業基地,已發展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石材產業集群,并將繼續拉動中國石材產業的發展。云浮的石材加工量和產銷量不僅每年位居全國前列,還躍居成為全市重點打造的“千億元產業”集群之一,在國內外石材市場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瓶頸:經營模式落后制約行業發展
但由于受石材行業經營粗放,市場渠道拓展緩慢,品牌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影響,近年來石材產業也遇到了新的發展瓶頸。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廣東石材產業粗放式經營的弊端已開始顯現出來。其中較為突出的表現在企業規模大小不一,還未形成抱團發展的格局,產品的設計、研發環節薄弱,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力度不夠等方面。石材這一優勢產業正面臨新的挑戰。
傳統經營模式制約著企業效益的提升,廣東現有的石材交易多數在工業園區廠房,或是馬路廠棚里進行,不僅功能單一,還十分影響形象。大多數石材企業都只是在工廠坐等客戶上門,不少來廣東選購石材的國內外采購商、工程單位和裝飾公司都表示,盡管廣東石材質量高、品種全、工藝好,但是缺乏規模化、細分化的交易市場,要想采購到好石材,還須下一番工夫。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石材消費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除大宗集散交易外,家庭裝修市場對石材需求急劇膨脹,石材精品店、專賣店已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之一。傳統的營銷模式顯然已經不符合現代消費群體的需求,只有通過大型的現代化、品牌化石材交易市場來幫助廠商拓展銷售渠道。
事實上,對石材企業來說,要想發展的好,技術、展銷、資金三要素缺一不可,而其中展銷是最關鍵的一個要素。“好的展銷效果,能讓石材賣出好價錢,企業的經營也會如魚得水”,廣東某石材企業老總廖先生如是說。
最讓石材廠商頭疼的是市場的不良競爭。記者了解到,造成石材市場不良競爭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缺乏準入標準和產品品牌。廣東雖有一些大型石材企業,但仍以中小石材企業居多,有的企業生產的石材產品根本沒有品牌,沒有產品質量的等級劃分,更沒有規范的產品質量體系認證。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表示,當前我國石材行業運行呈現“五高”、“六低”的態勢,其中的一低便是石材標準化、品牌化程度低。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