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從大連國際游艇展論壇上了解到,在相關規劃和政策的指引下,遼寧沿海經濟帶的大連長興島、盤錦市等地區的一些游艇產業項目紛紛上馬,顯示出強勁的追趕態勢。
盤錦游艇業總體規劃已制定
“根據盤錦市對游艇產業的發展構想,到‘十二五’末期,該市的游艇產業將初具規模,到‘十三五’期間,則將進一步發展為全市先導性新興產業之一。”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發展游艇產業不僅是盤錦“向海發展”這一理念的縱向延伸,而且是該市經濟“全面轉型”的橫向拓展,也是建設濱海新盤錦的戰略抉擇。“2011年,盤錦市的人均GDP已超過1.4萬美元,游艇市場發展的前景日漸廣闊。目前,盤錦市已有2家游艇生產企業,即盤錦昊運船艇制造公司、遼寧宏冠船業公司。其中,宏冠船業近期已獲得游船訂單,正準備投人生產。”據了解,該市位于渤海之濱、遼河之畔,近期正在進行億噸大港的建設,即將成為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最經濟便捷的出海口,其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為游艇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當地的石化新材料、海工裝備等產業也為游艇產業提供了相關的技術、人才、原輔材料和配套支撐。
“到2015年,該市將擁有10家以上游艇制造及配套企業,能夠制造普及型、中高檔和部分豪華大型游艇,以及先進導航、主機等配套設備,游艇產業銷售收人將達到50億元,并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游艇旅游航線。”相關負責人欣慰地說道。
為實現發展游艇產業的目標,盤錦市近期將建立游艇產業基地。該市將在海工裝備制造基地內規劃出3平方公里土地,用于發展游艇制造業,并在遼東灣水城核心區的海島生態居住區劃出33萬平方米土地,以盡快引進游艇駕駛培訓、考核發證、游艇銷售、維護保養等服務性項目。
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盤錦市將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地區的經驗,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的原則,加快完成全市游艇產業以及游艇俱樂部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明確產業定位、區域布局和發展目標,逐步形成一個“研究與設計———制造與配套———休閑旅游———維護保養———支持輔助”全鏈條產業體系。
出臺政策指導意見。該市正在謀劃并制定《促進游艇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將利用遼東灣作為全省綜合改革實驗區的有利條件,在優惠政策扶持、土地供給、資金支持、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大膽創新,先試先行。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該市提出要利用國際游艇制造業加速向中國轉移和國內南方游艇企業向北方布局的有利時機,組織專門的招商隊伍,重點引進具有牽動作用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產業鏈節點企業,促進上、中、下游企業有效銜接,推動游艇產業集群快速形成。
長興島欲建成世界級游艇生產基地
“長興島的區域發展定位是80萬—100萬人口規模的新興海島城市,而不是一般的臨港加工區。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游艇產業將成為長興島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連長興島環境獨特,具備自然資源優勢,由長興島本島、西中島、鳳鳴島、交流島、駱駝島5個島域組成,環島岸線總長190公里。5個島嶼均為獨立的海島,距大陸最近端只有500米,由跨海大橋與陸地相連,適宜布局成封閉的政策性開發區域。同時,還有渤海灣最為優良的深水港口岸線。
目前,長興島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遼寧省唯一的綜合改革實驗區,各項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2005年,遼寧省委、省政府作出開發長興島的重大決策。“招商引資和工業體系的建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7年間共簽約內外資產業項目200多個,投資總額達4000多億元。”相關負責人透露,已初步構建起以中石油、恒力石化為主體的石油化工產業集群,以大連船舶重工、韓國STX為主體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產業集群,以華銳風電、海天機械、萬陽重工為主體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大連港、新加坡萬邦、香港光匯為主體的港口物流產業集群,以香港和記黃埔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集群等,這批重點產業均由世界500強企業和國際知名大公司的龍頭項目作為支撐。
相關資料顯示,長興島開發區管委會已在該島南岸自然風光最好并且毗鄰交通樞紐和未來高端住宅區的區域規劃了占地3平方公里的“游艇產業園”,一期工程占地80萬平方米。該園區確定了“高起點、世界級、生態化、泛游艇、游艇城”的戰略定位,將努力打造包括從游艇設計、制造到游艇俱樂部,再到游艇旅游、度假、商務活動甚至會展在內的一整條完整的游艇經濟產業鏈,建成集游艇制造、休閑、度假、商務、娛樂于一體的世界級游艇生產基地和世界級商務度假島。
現在,長興島游艇產業園有關招商工作已經展開:國家商務部將把在全球推廣的服務系統引入該園,大連市政府將開通“海上看大連”航線,以促進該島游艇產業的發展。同時,大連聯眾與意大利愛肯游艇合資項目。大連松遼游艇、加拿大鉑金船舶、加拿大列治文船舶等企業已確定落戶該園。到2015年,該園區計劃引進游艇制造企業20家、配套企業100家,形成年產4000至6000艘游艇的制造能力,園區公共培訓中心、研發中心、游艇碼頭、俱樂部、商業氛圍基本形成;到2020年,引進世界知名游艇生產企業50家、游艇配套企業200家,形成年產1萬—1.5萬艘各型游艇的能力,形成中國“南有海南島,北有長興島”的游艇產業格局。(廖汆)
來源:中國水運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