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格局


    時間:2012-07-30





    在安徽省經信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半年安徽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出“平開穩走、總體向好”態勢,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經濟運行穩中趨升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5%,比全國快6個百分點,增速繼續穩居中部第一位,在全國位次也由前5個月的第六位上升至第四位。


      經濟運行總體勢頭穩中趨升。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平穩開局,二季度主要指標穩中趨升。4、5、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14.8%、15.7%和16.3%。5、6月工業用電量增長5.9%和11.9%,分別比上月提高4.4和6個百分點。二季度貨運周轉量增長20.9%,比一季度提高7.9個百分點。


      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步伐加快。初步統計,上半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8.3%和16.7%,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高1.8個和0.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增長35.3%,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5.9個百分點。


      對于上半年工業平穩較快增長的原因,安徽省經信委主任趙炳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工業投資增長仍然較快。1~6月,預計全省完成工業投資3100億元,同比增長15.2%。其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1500億元,增長20.8%,占工業總投資的48.4%。特別是國家、省九大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重點項目的80%竣工投產,滾動實施3400多個項目、總投資6400多億元,形成了一批新的工業增長點。


      其次是新興產業發展速度迅猛。1~5月,電子信息和新能源產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43.9%和80.2%,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26.5和62.8個百分點。電子計算機整機產量增長3.9倍,太陽能電池增長4.6倍,風力發電量增長147.4%。


      再其次是中小微企業增勢強勁。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增長33%,高于大中型企業26.5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1.3%。至6月底,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戶數凈增約1600余戶。


      再次是企業幫扶工作成效顯著。安徽省委省政府見事早、行動快,審時度勢、超前謀劃,及時果斷地在全國率先推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30條意見,各地各部門紛紛出臺配套政策措施,為經濟企穩回升奠定了基礎。


      “三季度企穩,四季度回升”


      下半年,國家將加大對宏觀調控政策的預調微調力度,宏觀環境較上半年有望適度寬松。對此趙炳云表示,我們既要看到工業發展中的積極有利條件,同時也要正視消極不利的因素。


      從支撐因素看,一是國家預調微調政策正陸續出臺。各項穩定投資、合理減稅、促進流通等措施加快落實,穩增長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二是安徽省經濟的基本面整體仍然較好。三大需求繼續穩步增長。三是工業持續發展動力仍較強勁。民企、皖粵合作已開工項目2104個,累計完成投資額4316億元;央企合作項目已竣工97個,投資規模6845億元,將為工業穩增長提供持續可靠的動力。四是用電增長對工業形成有力支撐。上半年,安徽省用6%的用電增速支撐了16.5%的工業增長,工業用電量與增加值增速匹配較好。


      從制約因素看:一是內需不足導致市場低迷。由于宏觀調控影響,部分行業產能過剩顯現,企業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二是要素制約仍然偏緊。企業融資、用工、用地等“三難三貴”問題依然明顯。工業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根據以上因素綜合研判,下半年,制約安徽省工業發展的因素雖然有所增多、增長壓力繼續加大,但安徽省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格局不會改變,總體將呈現出“三季度企穩、四季度回升”的態勢,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的目標有望實現。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