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新政”公布,珠三角金融改革方案獲批再次啟航——
7月初,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政策正式公布,國家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約占全國總結算量的三成,金融總資產超過香港達到13萬億元……“前海新政”只是廣東省金融創新的一個方面。
金融創新先行先試
毗鄰港澳,放眼國際。廣東在金融“走出去”中搶得先機,在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等方面拔得頭籌。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跨境辦劉秋茹透露,今年上半年,廣東省跨境人民幣結算量4674.8億元,同比增長48.4%。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省跨境人民幣累計結算量達到1.34萬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約占全國總結算量的三成,并且已連續3年位居全國各省之首。
目前廣東與境外發生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國家和地區累計達到128個,人民幣“走出去”的速度明顯加快,“活動半徑”不斷擴大,“活動內容”也在不斷創新。
攜手創新,市場對接。廣東通過金融機制創新,推進粵港澳大型跨境項目以人民幣投資,探索利用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募集資金用于境內項目,探索開展轉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以及拓展資本項目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
眼光朝內,苦練內功。廣東眾多銀行積極進行產品創新,努力為中小微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廣發銀行有關負責人說,廣發八成以上的客戶是中小企業。2012年,廣發銀行設立“小企業金融中心”的網點數量將超過100家,到2013年,全行超過50%的分支機構將成為中小企業特色支行,逐步實現小企業金融服務領域的規模效應。
機構重組,煥發活力。近年來,廣東省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開展了一系列財務重組和機構改革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在境外上市。
廣東銀監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停業整頓多年的150家城市信用社和26家信托機構已全部退出市場。一年前,停業整頓十年的汕頭市商業銀行成功重組為廣東華興銀行并掛牌開業,妥善處理了各類歷史遺留問題,一系列改革重組措施促使廣東銀行業輕裝上陣,再創輝煌。
服務經濟“融通血脈”
金融業在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廣東經濟的支柱產業。2011年,全省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6.3%,對GDP貢獻率達到8.5%,金融總資產超過13萬億元。
專家認為,要根據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調整金融服務的重點和方向,打造創新創業“發動機”,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金融研究處李美洲說,近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加強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配合,推動廣東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2011年,廣東金融機構投向實體經濟的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的貸款增長突出,新增貸款占比同比分別提高12.0個和12.9個百分點。受調控行業貸款得到控制,2011年,廣東房地產業新增貸款占比同比下降15.8個百分點。
金融正在成為廣東轉型升級的引擎。
廣東省銀監局有關負責人說,廣東省銀監局探索建立和實施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制度、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廣東產業結構向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轉變,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拓展與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相關的消費信貸業務,充分發揮金融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擴大內需等方面的促進作用。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依然是廣東金融機構不懈的努力方向。“2011年在佛山發行了全國第一筆區域集優模式下的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金額3.59億元。這項工作今年會繼續穩步推進,拓展地方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直接債務融資。”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信貸處賈茜介紹說。
金融改革再次啟航
7月初,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政策正式公布,國家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實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
此前在6月底,廣東省金融辦副主任張曉山在首屆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上透露,珠三角金融改革實驗區已經獲批,涉及城市金融改革創新綜合實驗、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綜合實驗、城鄉統籌發展金融改革創新綜合實驗等方面。廣東將迎來金融業發展的大好時期。
廣東省副省長陳云賢提出,相比溫州的金改方案,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政策“內容更全面、覆蓋面更廣、表述更具體”,要發揮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的政策優勢,著力推動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說,要全面深化粵港澳金融合作,著力構建金融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有關負責人說,未來要進一步加強粵港澳金融機構、金融業務合作,推動廣東與港澳金融機構融合發展,促進廣東與港澳金融市場有序實現雙向對接。(黃玫 范超)
來源:中國信息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