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部灣千億產業集群構筑中國經濟增長新一極


    作者:向志強    時間:2012-07-27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以前屬于欠發達地區,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新格局中,一躍成為多區域合作的中心。7月12日,以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與共同繁榮為主題的第七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市開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崛起成為與會各方關注的焦點———


      從“最弱一環”到“風生水起”再到“千帆競發”,短短五六年時間,隨著開放創新步伐日益加快,一個千億元產業集群新高地正在北部灣畔日趨成形,它所呈現出的強勢崛起之勢正改寫著中國經濟版圖,推動著我國經濟增長“新一極”形成。


      北部灣邁入千億元產業發展時代


      偌大的施工現場,工程機械正在緊張作業……預計投資600多億元、規模達千萬噸的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不久前正式開工。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全面開發的標志性工程,是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


      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是廣西北部灣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自2008年國務院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廣西一直致力于通過布局大項目、建設產業新高地來謀劃經濟區的長遠發展。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布局發展了石化、冶金、能源、電子等一批戰略性重大產業項目。在“北部灣速度”的超常推進下,一大批重大項目和園區相繼投產和加快建設,經濟區正呈現“群龍鬧海”的恢弘場面。


      總投資152億元的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項目樹立了中國乃至世界煉油工業的新標桿,第一年產值將近600億元;廣西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銅鎳項目等總投資約1500億元的大項目3年內達產產值將超2500億元;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斯道拉恩索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等重大項目達產產值將達3000億元……


      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介紹,到“十二五”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將建成1個2000億元產業園區,5個1000億元~2000億元產業園區,8個100億元~1000億元產業園區,重點產業園區產值超萬億元,率先成為經濟區乃至廣西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梁金榮介紹,經濟區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石化、冶金、林漿紙、電子、能源、生物制藥、輕工食品為主的產業布局,闊步邁入千億元產業發展時代。


      中國沿海經濟帶最薄弱環節強勢崛起


      回顧過去6年的發展,北部灣經濟區交出了令人稱嘆的“答卷”:生產總值從1434億元增長到3862億元;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在全國21個經濟特區、新區、經濟區中連續多年名列前茅……


      北部灣經濟區面積不到廣西的1/5,人口數量不到1/4,GDP卻占到近1/3。它的引領作用和示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成為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基點和國家沿海沿邊經濟發展的重要亮點。


      在這個過程中,重大產業的集聚壯大無疑成為拉動經濟區快速發展的核心力量。北部灣石化和化工產業從2006年的幾十億元產值猛增到2011年的1020億元;行業龍頭企業的紛紛入駐引發“磁石效應”,北部灣“硅谷”正迅速崛起,北海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從2006年的25.6億元猛增至2011年的300多億元;防城港以鋼鐵、能源、鎳銅、糧油等為重點的特色支柱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糧油加工基地和磷酸出口加工基地之一……


      “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有特殊使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瑞賢說,中國沿海只有北部灣還幾乎是片處女地。依靠大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正強勢崛起,我國沿海經濟發展鏈條最弱一環正轉變為拉動沿海乃至全國經濟增長的“新一極”。


      產業高地成泛北合作強力新引擎


      相比于往屆泛北論壇,本屆論壇議題更為務實、更加具體,如中馬欽州產業發展模式、構建泛北現代產業體系等。廣西壯族自治區委黨校教授張家壽說,北部灣經濟的開放開發,尤其是產業高地的逐步形成,為中國與泛北乃至東盟國家的合作提供了絕佳的平臺和載體。


      當下,在廣西北部灣的欽州市,由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領導人今年4月共同奠基的中馬產業園正加速建設。根據協議,雙方將用10年左右的時間,將規劃面積為55平方公里的中馬產業園建設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先進產業的聚集地、外商投資的密集區、世界500強產業布局的焦點區。中馬產業園將產生極強的示范效應,推動泛北各國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這一產業新高地上開展更為切實深入的合作。


      與此同時,由于看重北部灣經濟區的區位優勢和發展前景,國內的廣東、海南、湖南、重慶、云南、四川、上海等省市也相繼與廣西簽署省區合作協議,在廣西沿海布局湖南(欽州)產業園、北部灣經濟區(云南)臨海產業園等“飛地經濟”。


      “當前的北部灣已經形成層次豐富、模式多樣的對外開放格局,在全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的形勢下,北部灣產業高地的日趨成形,不僅將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更為泛北合作打造了一個強力新引擎。”張家壽說。(向志強)

    來源:中華建筑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