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紡織提升產業“含金量”


    作者:王翔 周燕 張仁樂    時間:2012-03-14





      繼2010年在全國率先邁入萬億元產業行列之后,2011年江蘇紡織行業取得更好發展:工業總產值含金量更高;出口預計超過420億美元,名列全國第二;更可喜的是,江蘇紡織業的利潤增長超過產值的增長,經濟運行平穩。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日前在吳江震澤鎮舉辦調研座談會,記者在會上得到了以上信息。


      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說,2011年江蘇紡織業產量增幅低于全國平均增幅3~5個百分點,但是產值、利潤增幅均高于全國平均增幅。謝明表示,取得這樣的成效,得益于江蘇紡織企業積極進行產品結構調整、調整產品檔次、調整市場導向、逐步提高附加值。參加本次座談會的震澤企業,如麻立坊、山水絲綢、德科紡織、新申集團、英寶絲綢、青田企業、輯里蠶絲、慈云蠶絲、絲立方等,在結構調整的探索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


      ■產品升級緊抓國際市場不放松


      蘇州青田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麗華介紹,青田企業主做針織服裝,以出口OEM為主,同時也做國內ODM。近年來,隨著勞動力成本和商業成本的上升,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在國際市場必須向高層次轉型。青田企業抓住時機進行技術改造,目前設備已全部改造為斯托爾或島精橫機。同時,企業將制造環節向外轉移,分別在安徽和江蘇宿遷興建分廠,在提高產品檔次的同時產量也逐年增加。


      新申集團產品外銷的比重約為70%。為克服出口難度增大的困難,集團在產品結構調整上下功夫,根據亞麻紡織品的特性,著重開發亞麻裝飾用布。將短粗亞麻纖維通過工藝改造用來織造沙發面料等裝飾用布,既符合家紡布藝的流行趨勢,又降低了成本,還擴大了市場。


      德科紡織的產品以棉織物為主,麻纖維產品占10%左右。2011年棉花“過山車”似的價格讓德科紡織體會深刻。成本的上升逼迫德科紡織調整外銷檔次。“沃爾瑪的產品已經沒有辦法做了,他們的價格測算下來我們根本沒有利潤。我們只有做高檔、高附加值的產品,與高檔百貨和品牌服裝合作。”德科(蘇州)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國森說。“在國際市場上,我們的競爭優勢受到來自東南亞等國家的壓力,江蘇紡織企業在這樣的形勢下,并沒有放松國際市場,而是抓緊結構調整,提升產品檔次,產品從地攤走向超市,現在更走向百貨;從OEM到ODM,瞄準較高端市場。”謝明說,“這就是江蘇的特色,國內外市場齊抓并舉,絕不能一窩蜂涌向國內市場。”


      ■實施品牌戰略推進產業升級


      江蘇紡織業有著深厚的制造基礎,有著濃郁的實體制造商情結。隨著品牌的引導作用愈來愈顯現,江蘇紡織服裝企業已經領略到品牌的價值。謝明指出,在紡織產業鏈上,制造商效益只有16%~20%,80%的效益在品牌商手里,品牌主導著人們的消費,掌握著市場的話語權、定價權。在此情形下,江蘇企業紛紛實施品牌戰略,創建自主品牌,實現產業升級。德科在穩定國際市場的同時,將源自意大利的品牌ASOBIO引入國內,并使之更為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公司從國際知名品牌引進十幾名設計師,將ASOBIO改造為快時尚與商務的結合體,得到消費者的認同。目前德科在上海已有10多家店鋪,其中在上海南京西路的旗艦店,開業首日銷售額就達39萬元。開設直營店的模式可讓公司總部的戰略得以直接貫徹,2012年直營店的營業額可望達到7億~8億元。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