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六安市做大優勢產業做強區域經濟


    作者:鄭濤 郭明 李輝    時間:2012-03-08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長于欣榮近日在對六安茶產業及產業化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時強調指出,要進一步做大做強茶葉品牌,牢固樹立標準意識、質量意識,建立健全茶葉質量標準體系,不斷提高茶葉產品質量。

    六安市地處大別山北麓,是我國最適宜的茶葉產區,特別是皖西大別山區,為茶樹適生區北緣的最古老茶區,也是安徽兩大重點茶區之一。六安市現有金寨、霍山、舒城縣和金安、裕安區5 個產茶縣區,產茶鄉鎮達71 個,茶園總面積2.67 萬公頃,其獨特的地理區域和氣候環境孕育了多種茶葉:從外形看,有以六安瓜片為代表的片茶,以金龍玉珠為代表的珠茶,以金寨翠眉、華山銀毫為代表的針茶,以舒城小蘭花、霍山黃芽為代表的尖茶等。其中,六安瓜片、霍山黃芽又是其中的翹楚,它們均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六安瓜片更享有國家級歷史名茶、中國十大經典名茶之一的美譽。

    作為推動六安市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從2002 年開始,六安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全市茶葉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六安市茶葉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六安市茶葉產業發展意見》,積極扶持茶葉基地建設、茶葉產業化經營和品牌化發展,逐步推進六安傳統茶葉向現代茶業積極轉變,實現了六安茶產量、品質、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快速提升。據悉,2000 年至2009 年,六安市茶園面積以年均5.51%的速度發展,總增長率達55.07%;茶葉產量以年均13.8%速度遞增。

    “只有大力推進名牌培育,積極開展標準制修訂,加快公共技術平臺建設,才能全面提升茶葉發展整體水平。”六安市質監局主要負責人朱小兵在談到如何進一步服務全市茶產業發展時說。據悉,在培育茶葉名牌過程中,六安市質監局結合企業的不同優勢和劣勢,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和補差。同時,該局把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做為基礎性工作,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及時制修訂國家或地方標準,并加大標準宣傳和推廣使用力度。為推進公共技術平臺建設,該局還謀劃建立國家茶及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本地茶產品質量檢測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撐。

    根據六安市政府2010 年出臺的《六安市茶產業發展戰略規劃2010 年~2015年》有關要求,六安市茶產業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建設為主線、以資源優勢為依托、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為核心、以科技和機制創新為動力的規劃指導下,力爭至2015 年,使全市茶產業總產值達到60 億元,約占農業總產值10%以上,并通過第三產業帶動第一、二產業發展,加快打造六安市茶產業新優勢和現代化、規模化建設進程,全面提升六安市茶葉的競爭力。

    目前,六安市一些頗具影響力的茶業生產商,也積極圍繞市政府的產業發展戰略,制定發展目標和規劃。安徽省六安瓜片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勝春信心滿滿地說:“我們正在積極拓展國內及國際市場,以實現公司集團規模化、產品系列化、經營立體化、資本多元化的戰略目標。在中國茶葉走向世界的進程中,六安瓜片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綻放著最耀眼的光芒。”這家成立于2006 年年底的企業,已通過有機茶認證、QS 認證、ISO9001:2008 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檢測設備齊全的化驗室,并成立了標準化工作組,共引用行業和國家標準122 個、制定企業標準166 個,同時擁有萬畝六安瓜片有機茶葉基地及良種育苗基地。以經營高端徽茶為主的安徽一笑堂茶業有限公司,擁有200 公頃以六安瓜片原產地齊頭山蝙蝠洞為中心的優質茶葉基地和霍山黃芽優質原產區,并在全國設立了200 多家一笑堂六安瓜片分支機構和連鎖專賣店,是六安市唯一一家被推薦的農業上市籌備企業。如何有效推動企業和產業良性發展,該公司董事長陳蘇亮說:“ 惟有加大投入,實施品牌戰略,充分整合茶產業,挖掘徽茶固有的文化內涵,讓茶香在茶外,徽茶品牌才會在市場中開花結果。”(鄭濤 郭明 李輝)

    來源:中國質量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