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時候,是文化創意,還是創意文化,還是“文化+創意”……怎么表達是最準確的?當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對“文化創意產業”這一詞匯感到新鮮和生疏。
后來,進口一塊錢,出口兩塊錢,凈賺一塊錢——“十一五”期間,上海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連年贏得一倍以上的進出口順差。與此同時,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5.15%提升至2010年的9.6%。
十多年來,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一直呈持續增長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十二五”期間,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力爭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2%左右。
順差達到40多億美元
據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宗明介紹,上海成立了由宣傳、經信、發改、科技、旅游、財政、稅務等22個委辦局組成的“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形成了有利于產業發展的領導體制機制;加入了聯合國“創意城市”網絡,被正式授予“設計之都”稱號,品牌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當前上海已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數字娛樂等領域,集聚了一批具有較強“走出去”能力的文化創意企業,上海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的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以上影集團為代表的電影制作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競爭,參與國際國內多部影片的投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音樂劇《ILOVEYOU》在美國百老匯完成23場商業演出,開創了中文版音樂劇在百老匯演出的先河。大型功夫劇《少林武魂》在美國半年內連演150場,創下國內原創大型劇目歐美定點演出場次最多紀錄。
按國家統計局關于“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統計口徑,2010年上海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逆勢上升,進出口總額達到149.9億美元,同比增長12.9%其中,進口52.9億美元,增長21.3%;出口97億美元,增長8.8%,實現貿易順差44.1億美元。
2012年上海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化擴大開放,用好市場機制,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依托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放開搞活,扶持網絡視聽、數字出版、動漫游戲等新興產業發展。實施科技帶動戰略,推動文化與金融、貿易、旅游、體育等融合發展,擴大文化消費。開放市場,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重點扶持一批中小文化創意企業。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加強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促進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
創意產業園區發揮集聚效應
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正由規模擴張轉向更側重于內涵提升的全新發展階段。目前,上海已有100多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當前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已不再滿足于老廠房、老倉庫轉變用途,而是出現了產業門類集聚、功能定位明晰、部市合作共建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如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范園區等一批國家級的文化產業基地建設。
“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虹口園區包括三個核心園區,中國出版藍橋創意產業園、上海明珠創意產業園和上海市數字電視產業園。2011年,基地產值達15億元。”上海市虹口區科委主任樂子幸介紹說,2011年,核心園區共新增3萬平方米的空間面積。榮寶齋、人民音樂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有限公司和商務印書館上海有限公司等4家出版機構和中圖集團現代書店總部已經落戶中國出版藍橋創意產業園。
上海明珠創意產業園二期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于2011年建設完成。截至目前,園區入住率已達100%。園區內上海皆悅文化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完成了一部原創三維動漫《逍遙游世界》,將于今年上半年在央視少兒頻道進行全球首映,之后將在炫動卡通、卡酷少兒、金鷹卡通、嘉佳動畫、優漫卡通等全國各大卡通頻道及衛視頻道陸續播放。該片也是基地園區內第一部即將上映的原創動漫。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在全國網絡視聽服務市場的份額達到70%左右,網絡游戲服務市場份額近50%,動漫產業產值達51億元位居全國第二,其他在網絡財經服務、網絡電子商務、網絡休閑娛樂服務、網絡遠程教育服務等領域都保持了全國領先地位,百視通、東方財富網、巨人網絡、土豆網、PPTV、水晶石等一批企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管理不斷完善,許多園區已從一般房屋租賃到提供完備物業服務,并逐步發展到幫助企業孵化、開展各類咨詢、提供金融服務、參與企業發展等注重園區服務能級提升和園區運營模式創新的管理。例如,紡織控股公司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規模和管理服務上名列前茅,圣博華康在全國包括上海已經投資和運營了8個文化創意園區。
2010年世博會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帶來強勁發展動力。世博會的舉辦大大推進上海市廣告、建筑設計、時尚設計、影視廣播、出版、演藝、音樂、計算機軟件服務業等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使上海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這對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起到規范和保護作用。
據介紹,上海世博會后存量空間的后續利用,將推動世博園區成為上海最具特色的國際級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一批具有較完整產業鏈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將在浦江兩岸落地,世博核心地區和徐匯、黃浦、虹口、楊浦等區的濱江地區都將會集聚發展一批文化創意產業,黃浦江兩岸將成為“十二五”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增長極。(邱愛荃)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