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蘭州市發布“十二五”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創建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其中年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的1家,10億~20億元的1~2家,5億~10億元的3~5家,1億~5億元的3~5家;力爭1~2家跨國制藥集團在蘭投資,力爭3~5家企業上市融資。
據了解,目前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雖然初步形成了企業群,但經濟總量偏小,規模效應不明顯,產業規模落后于生物醫藥經濟發達的省會城市,缺乏年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的大型龍頭骨干企業和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大品種。另外,生物制藥、化學制藥、現代中藥等各子行業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需進一步優化調整。同時,蘭州市生物醫藥工業企業中,只有少數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產品創新研發體系,多數企業缺乏高層次、復合型的新產品研發的領軍人物,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創新產品。企業產品研發投入資金占銷售收入比重偏小,除少數企業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接近6%外,全市生物醫藥行業R&D研究開發投入強度總體水平偏低。
盡管如此,蘭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也有自身的優勢。蘭州所在的甘肅省中藥材具有種類多、產量大、有特色,資源優勢突出等特點,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地之一。蘭州擁有潛在的生物醫藥科技優勢,聚集著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蘭州中獸藥研究所、中牧蘭州生物藥廠人用疫苗和動物疫苗的研究生產機構。
為此,規劃提出,到2015年,力爭完成工業產值105億元,年均增長22%以上;工業增加值50億元,年均增長22%以上;產品銷售收入100億元,年均增長22%以上;工業利稅總額3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5%以上。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生物醫藥大產品,其中年銷售收入5億~10億元的品種2~3個,1億~5億元的品種10~15個。同時,按照“一區兩園”的思路,建成鹽場路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核心區、蘭州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和蘭州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
規劃明確,建立甘肅道地及大宗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引導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以當歸、黃紅芪、大黃、黨參、甘草、柴胡、板藍根、秦艽、黃芩、益母草、款冬花、苦水玫瑰、菊芋、紫蘇等道地及大宗藥材為重點發展領域,依據地緣優勢在隴南、甘南、定西、河西等地培育建立一批規范化的藥材種植基地,樹立甘肅道地及大宗藥材品牌,實現甘肅省中藥材區域化布局、規范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將基地建設列入國家扶持的建設項目,形成企業、地方和國家合力共建機制,力爭3~5個基地通過國家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唐華偉)
來源:中國醫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