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11年,河北省沿海地區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滄州、秦皇島、唐山3市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11年前9個月,河北省沿海3市共完成生產總值6761.3億元,占全省的37.9%;全年河北沿海3市共完成國稅收入591.8億元,比2010年增加近百億元,增長18.6%,高出全省國稅收入增幅1.2個百分點,占全省國稅總收入的38.5%,比2010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
有關人士表示,作為我國涉海省份中最后一個獲得國家戰略支持的發展區域,河北沿海地區充分借力自身特色,利用后發優勢,不斷擢升發展質量,正在將這一區域打造成為渤海灣的又一個重要增長極。
河北沿海地區陸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海岸線487公里,海域面積0.7萬平方公里。這一地區資源稟賦優良、工業基礎雄厚、交通體系發達、文化底蘊深厚,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同時比鄰京津,可以便捷地獲取先進生產要素,承接京津的產業轉移和城市功能拓展。這種獨特的區位優勢對河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和稅收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業結構的均衡化也有力地促進了該區域經濟的科學發展。目前,河北省沿海3市已經形成了以重化工業為特色的比較完整的配套產業體系,并且高速動車、機器人、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也在加速發展,形成了很好的產業配套能力。2011年,沿海3市下屬11縣區的第二、第三產業稅收比重分別為66.9%、33.1%。目前,由曹妃甸港、秦皇島港、黃驊港形成的沿海港口體系,陸域輻射至北京、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等地,且已形成煤炭、鋼鐵、現代制造、金融等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
有關專家認為,河北沿海地區第三產業的比重高于全省,反映出沿海地區流通業、服務業比內陸地區發達,港口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已經完成。而第三產業旺盛的活力為沿海地區奠定了流通基礎,第二產業的壯大和優化則為沿海地區經濟跨越發展提供了保障平臺。繼續發揮第三產業優勢,優化第二產業結構,在產業均衡的基礎上大力促進區域經濟科學發展,對于實現河北沿海地區戰略定位和近期、遠期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2011年,河北沿海地區小微企業的經濟活動進一步活躍。沿海3市一般納稅人去年共繳納增值稅349.8億元,占增值稅比重為93.4%,比2010年下降0.6個百分點;11縣區一般納稅人繳納增值稅58.9億元,占增值稅比重為89.5%,比2010年下降2.9個百分點。
對此專家表示,一般納稅人繳納增值稅占比下降,小規模納稅人的活躍程度和稅收貢獻進一步提高,表明在大中型企業率先入駐沿海地區之后,在繁榮經濟、延伸產業鏈、刺激消費、增加社區服務需求等因素作用下,小微企業經濟活動進一步活躍。2012年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應緊緊抓住港口建設和臨港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主動接受港口輻射,結合臨港產業布局,圍繞龍頭項目,積極進入上下游配套產業,融入聚集度高、特色鮮明的臨港產業群,從而謀求自身迅速發展。
沿海地區是河北省最大的優勢、潛力和希望。日前剛剛閉幕的河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出,緊緊抓住沿海地區發展上升成為國家戰略這一重大機遇,舉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區、渤海新區兩大增長極,加快北戴河新區發展,力爭早日把河北沿海地區建設成為沿渤海地區新興增長區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國重要的新型工業化基地、我國開放合作的新高地和我國北方沿海生態良好的宜居區。(李長江 李一娜)
來源:中國稅務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