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地方兩會看2012調結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航


    時間:2012-02-10





      經濟調結構是“十二五”時期的一個關鍵詞,經濟工作中的很多內容都圍繞著它進行。盡管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初顯,但是,當前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深層次問題仍未根本解決,結構調整面臨艱巨任務。在這種背景下,今年地方“兩會”的經濟領域議題緊盯中央大力倡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力求在地方特色基礎上走出一條產業發展新路,從而讓經濟向著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邁進。

      科技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

      北京

      冶金、電力、化工、建材四大傳統重污染行業結構調整基本到位

      北京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1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大部分全部得到了實現,很多目標還超額完成。2011年是北京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的一年。北京市將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多項指標設置也相對寬松,更多著力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擴大內需、增加收入。

      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2012年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他表示,提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的目標,主要是考慮了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的影響,保持與“十二五”規劃目標相銜接,引導各方面繼續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來。

      郭金龍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既是重大的戰略任務,又是一場嚴峻考驗,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北京市要堅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實抓好,努力推動首都轉型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從已經公布的2011年各省市經濟“年報”中,北京市經濟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實際上,北京市2011年上半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為8%。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不含港澳臺中倒數第一。

      對于這個數據,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趙磊表示,這是北京市主動調整經濟結構的結果,帶給北京的是明顯的節能減排成效。

      已經過去的2011年,PM2.5成為北京的關鍵詞。北京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指出,北京今年將打一場以防治PM2.5污染為重點的提升空氣質量攻堅戰,以更高標準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產業結構優化已經成為當前北京能耗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據初步統計,北京市結構節能貢獻率約為80%。

      “以退促降”更是在北京得到了徹底的落實。幾年來,300多家“三高”企業停產退出,冶金、電力、化工、建材四大傳統重污染行業的結構調整基本到位。

      北京市發改委在近期召開的北京市“兩會”上發布的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中表示,要著力調整結構和培育新增長點,著力強化科技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

      北京市2012年預算草案報告也顯示,政府將繼續發力扶持這兩大產業。在2012年市級公共財政支出預算中,科學技術支出預算153億元,同比增長9.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預算規模大幅擴張,與2011年相比幾近翻番,支出預算達到94.2億元,增長87.6%,而在2011年的市級公共財政支出預算中,這一指標為12.1%。

      數據顯示,北京的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已呈快速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已初具規模。201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1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的總收入預計超過1.9萬億元,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的總收入預計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都超過20%。

      北京市發改委還表示,今年還將優化消費布局,構建集旅游文化商業于一體的特色消費區域,打造新興消費區域等。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瞄準高端

      上海

      在2012年的上海兩會上,上海市市長韓正用減少四個“依賴”,五個“更加注重”來闡述上海產業結構轉型的總思路,即下決心“下決心減少對重化工業的依賴、減少對投資拉動的依賴、減少對房地產發展的依賴、減少對加工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依賴”;更加注重穩定增長、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改革開放、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更加注重城市安全。

      韓正說,2012年上海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8%。

      全國政協委員黃澤民表示,8%算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數據,也恰當。我們長期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但經濟增長比較粗放。目前,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未來不能依靠過去的發展模式,必須轉型調整,在這樣的前提背景下,8%這個經濟目標是恰當合適的。

      韓正表示,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是推動城市特別是現代城市演進發展的重要動力。特大型城市能否成功轉型發展,關鍵取決于能不能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城市經濟結構的新跨越。上海必須始終把結構調整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圍繞“四個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以推進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建設來增強經濟中心的功能,加快構建與經濟中心城市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不失時機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韓正表示,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大工業結構優化調整力度。對接國家戰略,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專項工程。加快推動大飛機總裝等一批項目建設,推進長興島造船、臨港裝備產業基地聚焦高端、集群發展。支持汽車、電子信息、成套設備、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產業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寶鋼發展高端產品、總部經濟和生產性服務業。做好中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提升上海化學工業區能級、水平和規模,推進高化、吳涇地區的轉型升級。

      韓正表示,加快重點區域發展。以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十周年為新起點,按照“百年大計、世紀精品”的要求,堅持統籌規劃、聚焦重點,高水平高質量推進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打造帶動城市功能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濱江發展軸。加快世博會地區后續開發利用,推進A片區地下工程和總部集聚區項目建設,加快B片區央企總部、世博國際酒店群等項目建設,完成世博軸綜合改造工程。推進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建設,積極吸引實力強、信譽高的企業參與商務區開發。加快上海迪士尼項目及配套設施建設,編制和實施國際旅游度假區發展規劃,有序推進度假區核心區項目開發。

      在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專項工程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