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吉林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李洪慈和省科技廳廳長毛健分別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了闡述。毛健表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是產學研結合的新型技術創新組織,有利于整合產業技術創新資源,引導創新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有利于保障科研和生產緊密銜接,實現創新成果的快速產業化,進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李洪慈說,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2011年發展迅速,面向新能源汽車、碳纖維、物聯網、光顯示等產業發展需要,要在2012年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的目標,首先就要集中力量組織突破20項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
2011年,吉林積極推動技術創新,推動百種重大新產品規模化生產,有72個新產品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其中18個產品單品種產值超過億元,推動百戶重點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百戶重點企業技術中心開展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項目數將超過2650項,申請專利989件,增長40%。
毛健告訴記者,目前吉林已建成玉米加工、汽車、人參、鎂合金、動漫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其中玉米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已獲批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今年1月初,已成立了吉林省汽車內飾系統工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省內相關企業為牽頭單位,聯合省內外高校、研究院所、銀行等45個單位組成,主要開展汽車內飾產業技術創新活動,解決產業發展的關鍵和共性技術問題。
2012年,吉林將圍繞生物化工、生物醫藥、光電子等優勢產業,以產品和技術為主線,加大引導扶持力度,并促進其他產業集聚。重點圍繞人參、非糧生物質資源等領域,以謀劃產業鏈、構建產業創新聯盟為抓手,帶動產業鏈前伸后延、促進產業間融合配套發展,加快產業內部重組整合步伐。同時,大力推動中俄科技園、中古生物技術合作園區建設,深化國內合作,協調國藥集團、鋼鐵總院等央企和科研機構加大投資和建設研發機構。
“為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吉林首次安排了財政預算資金1億元,支持一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實驗平臺、大成集團玉米秸稈化工醇、吉林碳谷T700級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等40項重大項目。目前,T300級碳纖維原絲已初步形成了年產5000噸的生產能力。”李洪慈說。(劉曉梅 李丹)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