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城市經濟盤點:中西部多城發展勢頭兇猛


    作者:林小昭    時間:2012-02-09





      歲末年初,各大城市也發布了2011年城市的經濟“年報”,除了多城市邁入“萬億俱樂部”外,類似于成都挺進前十、中西部多城市經濟發展勢頭兇猛等話題也廣為關注。

      成都進前十

      各大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仍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上海以19195.69億元拔得頭籌,不過其去年經濟增幅僅為8.2%,略高于北京。位居第二位的北京總量達到1.6萬億元,其增幅僅為8%。

      緊隨其后的穗、深、津、蘇、渝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盡管廣州目前仍位居第三,但已經明顯感受到來自其身后的深圳、天津等城市的追趕壓力。去年深圳與天津、蘇州、重慶一起邁入萬億俱樂部的行列,深圳經濟總量達到了11502元,天津去年也達到了11190億元,超過蘇州位居第五,其經濟增幅更是達到16.4%。

      不過,天津畢竟只是沿海的一個個案,經濟發展迅猛的城市更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隨著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加快,尤其是近年來富士康、華碩、惠普等大型IT巨頭落戶,重慶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11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11.13億元,同比增長16.4%。

      重慶的近鄰成都也不甘人后。2011年成都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5.2%,達到6854.6億元,一舉超越了青島、佛山,挺進全國前十。

      “像成都這樣的地方,高校、工業基礎較好,發展條件本來就很好,隨著眾多電子巨頭的落戶,增長速度自然也就很快。”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相比而言,沿海地區的很多城市都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有一個陣痛過程,速度也要隨之下降很多。

      中西部多城兇猛

      人們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而言,不用三十年,各地之間的經濟發展就會發生很大的不同。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新世紀初蘇州最耀眼,到“十一五”后天津最為迅猛。而近幾年來,除了天津,中西部的幾個城市無疑成為星光閃閃的“小虎”。

      這其中,除了鄂爾多斯因為煤炭資源而迅速崛起外,像成都、重慶、長沙、合肥這些直轄市或者省會城市的上升軌跡更值得深究。尤其是比較過去五年來這些城市經濟總量的變化,其快速發展的勢頭就更為突出。

      以長沙為例。5年前的2006年,長沙的經濟總量為1790.7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僅僅位列第28位。

      到2011年,長沙的經濟總量達到5600億元,是2006年的3.12倍,在全國的排名也上升至第18位。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東莞市特約研究員林江指出,類似一些沿海城市被東西部的一些城市超過是很正常的現象。近幾年來,中國重型工業化提速,各地紛紛上馬很多大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引導投資十分明顯。

      丁長發也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仍然主要是依靠土地、人力、投資等要素驅動,加之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中西部城市在吸收對勞動力成本特別敏感的產業來說具有明顯優勢。在經濟重型化的過程中,政府主導的投資起到很大作用,這幾年中西部上馬了很多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沿海城市無法企及的。(林小昭)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