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信委日前出臺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旨在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構建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成長基地、先進制造業重要生產基地、特色資源產業重要加工基地和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典范。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規劃范圍內38個縣(市、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達到4500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0%;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30%,達到22750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5%。
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規劃》要求,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建設的脊梁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中之重,加快半導體照明、光伏、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航空、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產品、產業基地建設。
半導體照明。到2015年,形成500億粒以上的芯片生產能力、主營業務收入40億元;LED封裝產品達到年產能300億只以上的規模、主營業務收入160億元;半導體照明應用產品形成顯示屏100萬平方米、LED背光源1.5億只、照明光源320萬只的生產能力,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關鍵配套支持襯底材料、高品質熒光粉、樹脂和硅膠等封裝材料、自動化封裝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支持LED照明產品的創意設計,有針對性地發展半導體照明相關的電源管理模塊及電路控制芯片,支持有關企業和科研院所制定江西省LED產品應用及技術標準、檢測標準,重點扶持有資質的LED產品檢測認證機構。
光伏。重點發展高純硅料、硅片、電池及組件、系統集成與配套產品,打造從高純硅料到發電系統、應用產品的完整產業鏈。到2015年,高純硅料和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能分別達到4萬噸、15吉瓦,銷售收入達到2500億元。
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以研發生產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重點,積極研發生產永磁電機、鋰電池、超級電容和整車控制系統,帶動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產品的生產,提升鋰礦礦產采選冶水平,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
生物醫藥。到2015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
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
加強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按照環境友好型、集群配套發展的要求,發揮龍頭骨干企業的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促進企業集群式、鏈式化發展,加快建設一批先進制造業基地,重點在電子信息、汽車、船舶和港口機械、裝備制造、高精銅材等領域實現突破。
電子信息。到2015年,力爭打造完整的通信產業鏈,建成中部地區重要的通信終端和通訊傳輸設備制造基地;初步形成配套完善、相互支撐的電子元器件和零部件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汽車電子、電力電子、機床電子、醫療電子、數字控制系統、儀器儀表電子等應用電子產品;積極推動高飛數碼等數字視聽產品骨干企業升級換代,大力扶持LED電視機、互聯網電視機等重點項目建設,加速壯大消費電子產品產業。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