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國重要的能源礦產資源戰略基地,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多種重要能源資源探明儲量都居全國前列。近期,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專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永軒時了解到,新疆在“疆煤東運”方面加緊“一主兩翼”煤炭運輸專線系統的升級改造,“疆電外送”方面哈密-鄭州等多條高壓直流送電工程也在積極籌建之中。
中國經濟導報:“疆煤東運”和“疆電外送”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哪些突破?
王永軒:新疆在“疆煤東運”方面加緊鐵路建設。自治區規劃的疆煤外運以蘭新鐵路運輸為主,也就是“一主兩翼”中的“一主”。設計通過能力為7000萬~8000萬噸。目前蘭新鐵路正在進行電氣化改造,項目建成后,既有蘭新線通過能力將達到1億~1.2億噸,對于大幅度提高蘭新鐵路通道運輸能力,進一步加快我區優勢資源開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2010年我區通過蘭新線出疆物資僅4646萬噸,其中煤炭757萬噸。2011年計劃通過蘭新線出疆物資也只達到5000萬噸,其中煤炭960萬噸,空余運量較大。我區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煤炭外運的目標是5000萬噸,目前既有蘭新線完成電氣化改造的情況下,空余的運量完全可以滿足我區“十二五”煤炭外運的需求。如果再加上“兩翼”,即:將軍廟-哈密-額濟納、鄯善-敦煌鐵路,我區煤炭外運的能力將會大幅度提高。經過我們研究,如果既有蘭新鐵路開行重載列車、“兩翼”鐵路實現雙線電氣化,新疆鐵路“一主兩翼”煤炭運輸專線系統的運煤能力將超過3億噸。根據國家產業布局和新疆煤炭產業的發展需要,今后我區將積極推進盡快開工建設將軍廟-哈密-額濟納、鄯善-敦煌鐵路,并適時對“一主兩翼”煤炭運輸專線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以滿足我區煤炭外運的需求。
我區第一條電力外送線路,哈密-甘肅安西750千伏輸電工程于2010年建成投運,截至目前,已經向西北輸送電量達到30億千瓦時以上。在自治區主要領導的高位推動下,“疆電外送”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去年5月,國家能源局正式批準全面啟動實施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電工程,項目核準申請報告已經上報國家;準東-成都±1100千伏、哈密-重慶±800千伏等特高壓直流送電工程已納入國家特高壓建設規劃,并已上報國家能源局申請“路條”。第二條西北聯網工程哈密-柴達木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送端750千伏配套工程等電網工程獲得國家“路條”,計劃今年全面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后,預計年外送裝機規模3000萬千瓦時,就地轉化煤炭8000萬噸以上,在提高煤炭附加值、促進優勢資源轉換的同時,實現“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宏偉藍圖。
中國經濟導報:新疆下一階段在煤電外送方面有何規劃?
王永軒:一要加快國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設。以準東、吐哈、伊犁、庫拜4大煤田為重點,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規劃建設國家第14個大型煤炭基地。加快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大型現代化煤礦建設,提高產業集中度。到2015年,新疆煤炭產能達到4億噸以上,外運5000萬噸。
二要加快推進“疆電外送”通道建設。做好3000萬千瓦疆電外送電源建設規劃,發揮我區煤炭資源優勢,加快哈密、準東兩大煤電基地建設。今年開工建設首條“疆電外送”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直流工程,2013年實現電力外送;進一步加快準東-成都±1100千伏、哈密-重慶±800千伏兩條特高壓直流送電工程前期工作,繼續推進哈密-安西、哈密-格爾木兩條750千伏聯網外送,保障3000萬千瓦裝機的電力外送。
中國經濟導報:新疆在油氣外送通道建設方面有何規劃?
王永軒:一要大力推進5000萬噸原油通道建設。繼續支持塔里木、準噶爾和吐哈3大盆地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擴大開采規模,爭取到2015年形成3000萬噸以上的原油生產能力;堅持引進和外送并重,加快實施中哈原油二期擴建工程1000萬噸/年,加大原油進口份額,形成進口2000萬噸原油的輸送能力。
二要大力推進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和煤制氣通道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加快建設天然氣和煤制天然氣輸送通道,打造國家煤制天然氣示范基地。加快西氣東輸三線、四線、五線等天然氣管道建設,盡快實現國外天然氣輸送東部省區每年200億立方米。突出工作重點,不斷增加塔里木、吐哈、新疆油田的天然氣產量,到2015年區內天然氣年產量達400億立方米。加快建設中石化新粵浙、新魯等煤制氣專線,推進新疆慶華、華能、中煤等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到2015年全區煤制天然氣年產量達到400億立方米以上,形成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和煤制天然氣的生產輸送能力。(楊超)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