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常玉峰)“發展區域物流協同、促進地方產業升級,是地方政府和各級主管部門突破地方經濟發展瓶頸的重要戰略選擇之一。”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于地方產業鏈的區域物流協同模式創新與對策研究》報告提出了,“推動區域物流與地方其他產業集群聯動,提升地方產業集群聯動競爭力,提高區域物流效率,實現地方產業經濟和區域物流共同發展”的區域物流協同發展戰略目標。
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1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4萬公里,生產用碼頭泊位3萬多個,擁有民用機場175個。我國近十年來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為發展區域物流協同、促進地方產業升級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和保障。
同時,物流園區建設開始起步,倉儲、配送設施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物流技術設備提到更新換代,物流信息化建設也有了長足進步,這也使得有效實施區域物流協同成為可能。
《報告》提出,區域物流協同發展的總體路徑包括兩方面:一方面,通過地方產業調整,逐漸實現地方主導產業的培育與發展、進一步促使地方產業集聚、推動地方產業鏈的形成與擴展,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區域物流政策的規劃實施,逐漸實現區域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區域物流供給與需求的有效增加、區域物流集群的高效整合,從而促進區域物流發展。
《報告》強調,區域物流協同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區域物流與地方經濟要素之間要始終進行協同互動是關鍵。
來源:科技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