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華”構建湖南汽車產業經濟帶的黃金走廊


    時間:2012-02-02





    ——一個全國性的汽車產業集散地將在九華示范區崛起

      作為中部地區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湖南省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可以說,湖南省擁有發展汽車產業所需的極佳的區位優勢:連接珠三角、大西南,輻射華中、華北、長三角,整車生產企業可以直接覆蓋湘、粵、桂、川、渝、鄂、贛、豫等省份汽車市場。同時,這一區域人口密度大,以長沙為圓心,500公里的銷售半徑內有3.7億人口;1000公里的銷售半徑內有7億多人口,市場潛力巨大。

      也許是看準了湖南省“立體化”的區位優勢和以長沙為中心、輻射寬廣的轎車消費市場,2005年11月,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從浙江走來,將數億元資金投在湖南省湘潭市北郊那片還是茅草叢生的丘崗山地上。

      6年時間,位于長株潭城市群九華示范區的“吉利”書寫了一部爆發式發展的傳奇:2011年上半年,九華示范區吉利汽車實現產值36.96億元,同比增長30.2%。投資30億元的三期拓建項目建成投產,九華吉利生產基地形成年產20萬輛整車、30萬臺發動機、30萬個自動變速箱的生產能力,成為吉利集團8大生產基地中產能和規模最大的基地之一。

      一輛整車可以拉動一個產業。湘潭九華示范區以吉利汽車為龍頭,引進國內外知名整車生產企業進駐,形成多家整車生產企業競相發展的格局;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園區內眾星捧月般集結了大大小小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形成整車、關鍵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和關聯企業同步發展。一個全國性的汽車產業集散地正在“九華”崛起。

      走進九華吉利擴建后的總裝車間,只見里面一派忙碌的景象,不時有整裝新車走下生產線,電子屏幕上顯示的數據在不斷跳動、變化。

      據吉利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總裝車間在2010年六七月份著手擴建,8月底新的生產線開始生產。擴建后的總裝車間,延長了一倍的生產線,工位由原來的72個增至125個,產能則由10萬臺成功翻了一番,達到20萬臺。此外,車間還能同時對3個車型進行組裝。

      總裝車間的擴建是九華吉利汽車三期擴建工程的一部分。在三期擴建項目中,九華吉利共斥資30億元,用于新建沖壓、焊裝、涂裝車間,擴建總裝車間。另外,還包括建設年產30萬臺發動機的廠房和年產30萬臺自動變速器的車間,以及一個物流區。

      從第一臺“吉利金剛”下線,到“吉利遠景”全球基地落戶,再到一躍成為吉利集團產能和規模最大的基地之一,湖南吉利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2006年3月,“吉利”入駐九華,一次圈地600畝,投入數億元資金,順利完成第一期工程的焊裝、涂裝、總裝三大主線與檢測線、聯合站房等相關輔助設施的建設。當年的12月25日實現了吉利金剛轎車順利下線,形成了5萬臺的年生產能力。

      2007年11月,“吉利”啟動二期工程建設。2008年11月,吉利遠景全球制造基地舉行全線竣工投產典禮,形成了10萬臺的年生產能力。

      2009年11月8日,“吉利”三期工程建設正式開工,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今年順利投產,此舉改變了湖南汽車發展的格局,湖南人真正地生產了自己的發動機、自動變速箱。

      然而,吉利汽車在“九華”增加投資、擴大規模的計劃并沒有完結。據悉,九華吉利汽車已計劃在2012年啟動第四期工程建設,再增加10億元投資。到2013年建成投產時,“吉利”在“九華”的投資將達到60億元,一座年產30萬臺整車的汽車城將屹立在“九華”的土地上。

      “自從1956年我國生產的第—輛解放牌汽車下線,我國的汽車產業經歷了由弱到強的跨越。湘潭抓住歷史發展提供的機遇,‘吉利’在‘九華’的快速發展,為湘潭乃至湖南汽車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不久的將來,—座名副其實的現代汽車城將在這里崛起。”在由湘潭九華示范區獨家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汽車安全論壇暨湘潭九華產業發展專題研討會上,公安部科技委員會主任李潤森在報告中如是說。

      “汽車產業發展,需要從產業的縱向專業化與橫向多樣化兩個方面來推進。”湘潭市副市長、九華示范區黨工委書記楊親鵬如此介紹。

      在去年4月召開的“中國九華汽車摩爾建設規劃專題學術座談會”上,集中討論了將中國九華汽車摩爾定位為以九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為依托,面向全國,打造湖南最大的汽車制造及銷售、服務基地的問題。九華汽車摩爾建設規劃將分為商品車銷售區、汽車物流區、二手車交易市場及汽車租賃區、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運轉市場區、汽車文化服務區、汽車會展及汽車博物館區、賽車場及汽車主題公園等七大功能區。

      “汽車業作為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已具有廣泛共識,汽車產業鏈較長,能夠帶動一百多個行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相當高。”楊親鵬說。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