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山西省經濟呈現出“三次產業協同發展、三駕馬車協調拉動、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效益速度同步提高、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的特點。
上半年,山西省GDP總值超過5000億元,同比增長13%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2698.8億元,同比增長19.4%。尤為突出的是,該省接續替代和新興產業發展加快,上半年全省先進裝備制造業、特色食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1.4%和23%,均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目前,山西省形成了4個億噸級、3個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集團,煤炭工業進入一個全新時代;與此同時,裝備制造業、科技新型產業等異軍突起,在國內仍處在示范階段的物聯網技術已被廣泛運用于山西的煤炭、環保、物流、民生等領域;太重煤機集團成功收購世界上技術力量較強的煤礦機械運營商澳大利亞威利朗沃。
經過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山西省煤炭工業發生了質的變化,煤炭工業的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2010年,山西煤炭工業增加值實現2400億元,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5.8%。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山西煤炭企業非煤收入占比已超過一半。圍繞傳統產業循環化、高碳產業低碳發展,山西正在構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不斷加工轉化中實現發展效益的最大化。全省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布局初步形成,投資640億元建設了20個循環經濟園區,其中國有重點煤礦建的14個園區已初具規模,成為煤炭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煤制合成氨、尿素、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產業鏈已初步形成,煤制烯烴和煤制油等現代煤化工產品研發已經起步,煤機制造等非煤產業跨入快速發展軌道。2010年,山西裝備制造、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等新興產業銷售收入平均增長30%以上。△(王蒙)
來源: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