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20日召開上半年浙江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稱,2011年上半年,浙江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僅為9.3%,低于中國13.7%的平均增速。而這也是浙江連續26年位居中國省區第一后的首次下滑,對此,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副巡視員沈國良分析,這跟該省農民收入基數高及收入結構兩個因素有關。
浙江省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浙江農民人均現金收入8439元,同比增長15.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3%,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4.9%;家庭經營第一產業收入增長8.3%,二、三產收入增長26.5%;轉移性和財產性等非經營性收入增長10.7%。
據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副巡視員沈國良分析,“浙江農民人均收入的基數比較高,增長要提高一個百分點,就要增加113元人民幣的收入,高于中國平均基數很多,”沈國良表示,這同時意味著浙江農民收入增幅的含金量更高。
“還有一點就是,雖然浙江農民的收入總體較高,但其構成中一半收入來自于工資性收入,這個比重較高,這也是同中國其他省市比較最大的不同。”沈國良告訴記者,浙江的工業化程度比較高,非農經濟、非農產業比較發達。今年像中西部農民的收入增長非常快,他們來自農業收入的份額比浙江大得多。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9.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數據顯示,2010年,浙江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1303元,比2009年人均增收1295元,增長12.9%,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8.6%。浙江農民人均收入已連續26年位居中國省區第一。(夏毅)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