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十二五多元化現代產業體系浮出水面


    時間:2011-08-01





      6月26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共分50條,明確了未來內蒙古發展在我國的戰略定位,指出將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充分發揮資源豐富、靠近市場、基礎較好的優勢,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構建多元化的現代產業體系,把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家戰略資源支撐基地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內蒙古位于我國北部邊疆,煤炭、有色金屬、稀土、風能等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生態區位獨特,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邊疆繁榮穩定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新形勢下,推進內蒙古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改革開放,有利于構筑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有利于形成我國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有利于優化提升經濟結構,有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內蒙古的發展將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穩步推進國家能源基地建設。內蒙古將優化煤炭資源開發,進一步規范開采秩序,推進資源整合,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建設一批現代化露天煤礦和千萬噸級安全高效礦井,建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生產礦區。支持呼倫貝爾、錫林郭勒和鄂爾多斯等重點煤電基地建設。對富鋁煤、富鍺煤、焦煤和無煙煤等資源實行保護性開發,適度開展褐煤干燥等工藝創新。打造蒙西、蒙東兩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在太陽能資源富集地區建設一批兆瓦級并網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熱發電基地。鼓勵城市發展背壓機組實現集中采暖,允許符合條件的地級城市發展大型熱電聯產,合理安排工業園區熱電建設,在特大型洗煤廠周邊優化布局煤矸石資源綜合利用電廠。


      大力發展資源深加工產業。內蒙古將充分發揮煤炭、有色金屬、農畜產品等資源優勢,提高開發和深加工水平,努力打造國家新型化工、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依據國家規劃適度發展煤化工產業,優先布局升級示范項目,適時推進產業化。建設油氣生產加工基地,在符合國家天然氣利用政策和統籌全國天然氣供需的前提下,增加當地天然氣利用規模。支持大型聚氯乙烯和焦炭企業技術進步和升級換代,以烏海和周邊地區為重點建設全國重要的焦化、聚氯乙烯生產加工基地,以烏蘭察布為重點建設高水平精細氟化工產業集群。根據水資源條件有序發展鹽堿、煤焦油深加工等優勢化工產業,延伸后續產業鏈。發展鋁電聯營,支持高鋁粉煤灰資源綜合利用,推進銅、鉛、鋅等有色金屬采、選、冶一體化建設,實現資源就地高效轉化。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內蒙古將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輕紡等傳統產業,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競爭力。推進鋼鐵產品結構調整和換代升級,發展高強度轎車用鋼、高檔電力用鋼、大型石油管材等產品,不斷提高特種鋼和優質鋼比重,建設包頭鋼鐵基地。提高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行業生產水平,鼓勵發展新型建筑材料。 努力發展裝備制造業,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積極引進優勢企業和先進技術,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進一步提升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優勢制造業發展水平,培育發展風電設備、輸變電設備、化工裝備、冶金裝備、環保及綜合利用裝備和農牧業機械,扶持發展乘用車、新型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推進通用飛機制造項目建設。加快模具、關鍵零部件生產,發展配套產業。加強政策扶持和產業引導,推動形成一批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