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產業基地


    時間:2011-08-01





    近年來,山東青島市工業經濟高速發展,而船舶海洋工程則是最搶眼的產業之一。


      2010年,船舶海工產業產值350億元,是2005年的3.6倍。


      “七大重點產業里,船舶海工產業是發展勢頭最快、潛力最大的產業。”青島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說。去年以來,青島市劃分了重點發展的七大產業:家電電子、石化化工、汽車機車、船舶海洋工程、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


      2011年,隨著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在“藍色機遇”面前,青島市決心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裝備制造基地。


      站穩船舶產業制高點


      在中國船舶工業版圖中,青島的位置不容忽視——青島及海西灣造修船基地被作為三個國家級大型造船基地之一,列入青島《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經過十幾年的精心鍛造,青島不僅擁有國內最強、國際一流的造修船基地,而且在船用曲軸、柴油機等核心關鍵零部件上實現了“青島制造”,形成船用曲軸、船用柴油機、造修船、港口及船用機械、船用鍋爐、海洋工程、船舶電力推進系統等高層次產業鏈條,使青島成為國內配套功能最為完善的高端船舶產業基地之一,在全球船舶產業新一輪轉移升級中穩穩占據了制高點。


      青島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島市船舶業的勃發得益于產業鏈招商和集群化發展。在項目招商過程中,青島市重點引進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競爭能力強的大項目和大企業,然后按照“龍頭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制造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規模、技術、市場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大力培育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很快形成一個以船舶制造及配套為核心的高端船舶產業基地。


      海西灣造修船基地自大規模建設以年,形成年造船能力200萬載重噸、海洋工程建造能力4座,已陸續造出符合國際造船新規范、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18萬噸散貨船,以及國內最大、裝備最新的座底式海洋鉆井平臺,使青島當仁不讓地躋身青島國三大造船基地之列。


      依托海西灣造修船基地,青島市先后引進中船重工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等船舶和海洋工程領域最強”國字號”企業,以及三菱重工、瓦錫蘭等造船和研發配套的國際大公司,投資億元以上的船舶重點項目超過10個,總投資達到200億元,已完全具備建造10萬噸級FPSO、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海上采油平臺上部模塊等高端產品的能力。


      核心零部件突破是關鍵


      在青島齊耀瓦錫蘭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機公司(QMD)采訪時,一位負責人曾向記者介紹,QMD公司是世界上最高效的低速船用柴油機生產工廠之一,能夠同時進行兩臺大型柴油機的全負荷平行試車。去年8月,該公司研制出首批4臺Flex系列智能船用柴油機。船用柴油機被視作船舶的“心臟”,而“青島造”智能柴油機引進世界最先進核心技術,具有智能化的供油系統,適應國際上對環保和節能的雙重需求。


      在青島海西重工公司,記者見到了世界上只有少數企業能夠生產的船用曲軸。這種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機曲軸對精度的要求極高,旋轉時振幅不能小于人頭發絲的四分之一。該市場長期由日本、韓國等少數國家壟斷,自青島海西重工公司建成投產,制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船用曲軸,一舉打破國內船舶業發展的制約瓶頸。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