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方式、調結構”,河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如此為全省經濟發展定調。開局之年尤受矚目,最新出爐的河北省國民經濟形勢報告顯示,該省“半年報”令人滿意。
河北省省委書記張云川指,經濟大起大落談不上科學發展,盲目追求速度也不是科學發展。年初發布的河北省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指標將GDP增長定為9%。回想去年實際增長的12%,此次回調凸顯政府調結構之決心。
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河北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1.1%,與一季度的11.2%的較快增長速度略有回落。經濟增長逐步由去年較高基數基礎上的增長回歸到常態水平。
三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也更為優化。在夏糧豐收,畜牧業生產平穩增長的前提下,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較快,2-6月度累計增速保持在14.1—16.1%之間。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4.9%和31.2%。
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這兩塊河北“經濟短板”迎來修補契機。裝備制造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23.9%,比規模以上工業快8.8個百分點,比前5個月提高1.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489.2億元人民幣,占工業的10.3%,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和新材料兩個領域增加值增長更是達到68.5%和30.8%。
與此同時,河北省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調控鋼鐵等高耗能產業。張云川指出,“鋼鐵產業的唯一出路就是緊緊瞄準市場,調整產品結構,由追求規模和數量的擴張向追求質量和效益的提升轉變。”河北鋼鐵集團也于日前表態,今年企業的結構調整目標是“產能不增加、效益爭前列”。
統計表明,該省規模以上工業能耗10455.65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速逐月降低,由年初的增長11.4%,下降到增長9.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89%,降幅也比年初擴大0.86個百分點。
重點區域發展加緊發展腳步,“一圈、一帶、一區、一批”初現規模。其中,環首都經濟圈的14個縣市、區固產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32.3%,沿海經濟隆起帶的11個縣市、區增長47.7%,均高于全省投資增長27%的水平。
河北經濟輕踩剎車。以“穩健”為內涵的發展觀,勢必指引該省經濟發展將由“快增長”跑道轉入“優增長”軌道。(黃芳)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