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中小企業遭遇四大難題,亟待獲得平等待遇


    作者:毛一竹 付航    時間:2011-07-28





    近日,廣東東莞素藝玩具有限公司和定佳針織服裝有限公司的接連倒閉,觸發社會關于新一輪“倒閉潮”的猜測。記者在珠三角地區采訪中發現,企業總體發展趨于平穩,未出現大規模萎縮,兩家企業倒閉屬于個案。但受國外市場需求減退、國內通貨膨脹、管理成本不斷上升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面臨“內憂外患”諸多難題,生存壓力日漸增加。

      記者在珠三角地區走訪多家企業、行業協會及政府相關部門發現,兩家企業的接連倒閉是由于自身經營不善,屬于個別現象。東莞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東莞各鎮反饋的情況看,各大工業區廠房基本滿租,沒有空置。

      東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介紹,該部門近期對當地300多家外資工業企業的經營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從2008年到2010年,企業的關停數量從800多家下降到500多家,2011年上半年累計關停、外遷外資企業266家,新增加企業800多家;合同吸收外資19.9億美元,實際吸收外資15億美元,增長7.52%;進出口624.7億美元,增長14.1%。

      記者采訪發現,盡管總體情況趨于平穩發展,但不少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部分企業表示,目前面臨的壓力和困難比金融危機時期更加可怕。歐美市場“去庫存化”,訂單需求減退,國內通貨膨脹,管理成本日益增加等多種內外因素,導致了一批中小企業陷入經營低潮,甚至瀕臨倒閉。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面臨的難題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歐美市場消費低迷,經銷商進入“去庫存化”狀態,企業訂單普遍下降。據東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調查,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企業訂單的平均下降幅度達15%到20%。另外,一些歐美客戶出于成本控制的考慮,將以往投放中國的訂單逐步轉移到東南亞地區。

      二是受通貨膨脹、用工荒、電力緊缺、銀根收緊等多重影響,中小企業在信貸方面出現資金緊張的傳導效應,回款難度加大,資金鏈繃得緊,三角債問題較為突出。

      三是企業管理成本提高、利潤下降。蔡康介紹,今年以來,包括原材料、勞動力等因素在內的企業經營成本平均上升11.4%。其中原材料成本上漲14%,工資成本上漲14.5%。企業利潤率從去年的5.7%下降到3.5%。很多企業處于微利狀態,有的企業甚至出現了虧損。

      四是從事傳統行業的部分企業及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經營方式簡單粗放,生存空間日漸狹窄,難以適應環境變化,只能轉移或關門。記者在珠三角地區看到,大街小巷有大量無證經營的“小作坊式”工廠,構成了當地的獨特景觀。這些小作坊老板埋頭苦干精神有余,資本積累和知識儲備不足。當社會對產品質量和安全要求不斷提高,對品牌日漸重視,這些小作坊將逐步被社會淘汰。

      廣東金融學院副院長陸磊說,在產業環境急劇變化的過程中,部分素質較差的中小企業被市場所淘汰在所難免,但“不能潑水把孩子也倒了”,任憑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繼續惡化,傷害優質的中小企業。當務之急,是給中小企業提供與大型企業平等的政策和信貸待遇,改變對中小企業的歧視態度。

      陸磊認為,一是要為中小企業的融資解渴,不能把有利于經濟成長的資金逼入炒作領域;二是在信貸、稅收政策上,不能給予大型企業超出中小企業的特殊優惠政策,要讓中小企業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張文獻表示,相關部門正在推進建設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并與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溝通,在融資方面積極爭取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毛一竹 付航)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