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能膨脹遇低價,貴州水泥市場亂象難辯


    時間:2011-06-30





    對于貴州水泥市場的看法,分歧在逐漸拉大。


      從2010年開始,貴州新型干法線投產達到了頂峰,在建43條新線。在建生產線預計至今年底前大都能夠投產,屆時熟料產能將達到5700多萬噸,相當于至2009年底貴州產能的3倍多。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PoO42.5水泥市場價格為420元/噸,同比上漲13.60%,但貴陽較去年下跌32.43%,在貴州省大城市中價格也是最低的,每噸為300元左右。


      目前,受到限電的影響,貴州水泥市場已經止跌企穩,正在規劃的黔中經濟圈到底能夠拉動多少需求,能否沖抵集中釋放的水泥產能?一連串的問題背后,不同的業內人士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產能爆發式膨脹


      貴州地處西南邊遠山區,是全國惟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份,特殊的地理條件也拖累了其經濟發展,自身的能源、礦產資源優勢也無法發揮,成為西部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


      在4萬億元投資帶來的建設潮中,隨著周邊其他省份投資空間的縮小,特別是產能過剩的逐漸蔓延,企業蜂擁而入。地方政府為發展經濟,對審批相對容易,水泥產能在近兩三年爆發式膨脹,遠遠超出了經濟發展的節奏。


      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從新型干法熟料產能看,2009年后貴州新投入以及目前在建產能合計高達4600萬噸,是至2008年底累計投產熟料產能的近7倍。且受市場規模及運輸條件限制,生產線多為2500t/d級規模,占到產能的70%,5000t/d生產線寥寥無幾。


      全國的“地板價”


      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介紹,貴州由于區域位置偏、交通不便,市場相對獨立,價格在高位持續了近3年。但在今年,最終因產能投放過快,標號42.5賣到300元/噸,已成為全國的“地板價”。然而貴州產能大、擴張快與規模小、集中度低之間存在巨大反差,真正的冬天還沒有來臨,目前在建的還有近20條線,幾條有規模的生產線還將陸續投放,不免對市場再度沖擊。


      劉作毅表示,今年除貴陽、黔東南基本平衡,貴州其余地區基本都轉為輸出區。其中,安順過剩最為嚴重,其次為黔南州。而畢節地區變化最大,產銷比率從2009年的49%(短缺)轉為2011年的150%(過剩)。至2012年,不考慮落后水泥產能,貴州新型干法水泥的生產能力將達到8200萬噸,超出同期消費量約4000萬噸,即使考慮一些新線不能投產,兩者之間的關系也非常懸殊。


      業內看法分歧大


      雖然貴州水泥市場產能過剩的隱憂已顯,但業內人士看法卻分歧很大。貴州省天然的資源稟賦使貴州水泥的成本更加低廉,雖然目前價格不高,但也有幾十元的利潤可賺。并且規劃逐漸成熟的“黔中經濟圈”將帶來不小的投資,發展潛力巨大,有沖抵集中釋放的水泥產能也有可能。


      在貴州安順剛剛投產的臺泥董事長辜成允坦言,對于貴州市場“我個人不會那么悲觀”。“十二五”期間,西部開發逐漸成為國家經濟戰略的重中之重,西南招商引資力度很大,這些必將帶來新的建設需求;同時,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正在逐漸加大。由此帶來的市場空間,對新上來的這些產能也會有所消化。臺泥(安順)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春華告訴本報記者,貴州目前實際產能接近4000萬噸,但到明年不會有8000萬噸那么多,因為實際建設項目沒有那么多。另一方面,從去年10月到今年一季度,貴州有一批大型項目計劃開工,總投資計劃在5000億元以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