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東莞市外資企業國內銷售總額7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1%,占內銷總額的33.5%。通過外博會的成功嘗試,企業開展內銷的信心大大增強。
近年來,東莞把積極拓展內銷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引導企業由單純依賴出口市場轉向同時兼顧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同時,東莞還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措施,并搭建起企業拓展內銷市場的“五個平臺”。在大環境給出口帶來的不利因素面前,外博會不僅打開了東莞制造業內銷通道,也向國人樹立了“東莞制造”的品牌形象、展示了“東莞制造”的精良品質。
外博會實實在在地為東莞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創造自主品牌帶來了積極影響。憑借外博會這個平臺,東莞的外商投資企業目前在內銷開拓方面是一個怎樣的局面?東莞在幫扶外資企業開拓內銷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就此,本報記者專訪了東莞市委常委、副市長江凌。
企業開展內銷信心大增
2010年,新增開展內銷業務的外資企業1600多家。“對于長期從事外銷的企業來說,做內銷、開渠道、創品牌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不走出這一步,就永遠處于低水平競爭狀態。如果一直處在低水平競爭狀態,東莞的產業升級就沒有希望。”江凌稱,外博會的出現無疑是為東莞的外資企業注入了一個巨大的希望。如今這個希望的雪球越滾越大,從前兩屆外博會東莞的企業反饋的情況來看,外博會確實為企業的內銷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臺,越來越受企業重視。外博會組委會展后的相關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
江凌說,更重要的是,通過外博會的成功嘗試,企業開展內銷的信心大大增強。近年來,東莞把積極拓展內銷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引導企業由單純依賴出口市場轉向同時兼顧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2010年東莞市外資企業國內銷售總額2054億元,比2008年增長30%,占企業內外銷比重由2008年的25.5%提高2010年30.9%,提高了5.4個百分點。這些成績的取得,背后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支持東莞加快轉型升級,離不開將外博會等重要平臺放在東莞舉辦的有力舉措。
最讓江凌和東莞外資企業欣喜的是,外博會也打響了東莞外銷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的名聲。以往大家對東莞的印象,加工制造能力強、產業配套完善、產品出口為主,是享譽全球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廣東省將外博會在東莞舉辦,云集了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內銷買手,既輔導了東莞出口企業最快熟悉內銷市場的環境、規則,又讓買家與東莞出口型企業直接對接,了解企業的制造水平、產品創意等,打響了東莞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名聲。外博會被企業稱作是打通產品內銷通道,助力企業突圍內銷的平臺。
經過兩屆外博會后,東莞新增內銷企業和有內銷業務的企業,目前又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對此,江凌表示,外博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我們預期的示范效應。一些企業盡管沒有參加外博會,但是看到同行在外博會上的成功,很多都改變了過去面對內銷比較消極的做法,更加積極地去拓展內銷。在這樣的條件下,東莞市政府也乘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重點培育和幫扶一批加工貿易企業加快拓展內銷市場。去年新增開展內銷業務的外資企業1600多家。今年1~4月,全市外資企業國內銷售總額7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1%,占內外銷總額的33.5%。同時,還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措施,并搭建起企業拓展內銷市場的“五個平臺”。
江凌向本報記者介紹這五個平臺時表示,一是加工貿易內銷“集中申報”平臺。2009年,爭取海關總署賦予東莞特殊政策,東莞市政府與黃埔海關出臺《黃埔海關、東莞市人民政府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內銷便利化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先在加工貿易聯網監管企業和AA類、A類企業開展內銷“集中申報”試點。在此基礎上,2010年,總結試點經驗,進一步擴大內銷“集中申報”模式范圍。同時,針對部分企業試行內銷“集中申報”模式涉及的資金擔保問題,東莞在10億元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專項資金中設立擔保金,為符合條件的加工貿易企業開展內銷“集中申報”業務,向銀行申請開立保函提供反擔保,解決企業資金積壓問題。
二是香港貿發局拓展市場參展平臺。2009年,市政府與香港貿發局簽署框架協議,聯手組織在莞企業參加國內外展覽會,我們安排專項資金對企業參展費、展會宣傳推廣費、產品注冊費及產品認證費用等方面給予資助。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