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自主創新實現老工業基地戰略轉型


    時間:2011-06-23





    今年以來,地處東北老工業基地最南端的遼寧省大連市,以自主創新推動傳統制造產業實現戰略轉型,亮點頻現:

      1月初,由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等自主研發的和諧3型電力機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也是我國機車制造領域首次有整機產品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

      4月下旬,瓦房店軸承集團榮獲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獲獎理由是:圍繞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自主研發,在高速重載鐵路軸承、航空航天軸承、大型精密軸承等領域全面替代進口;

      5月初,由大連光洋科技公司和大連機床集團等共同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多軸聯動高速龍門式加工中心系列產品開發順利通過驗收,填補了我國高檔數控機床的多項技術空白……

      與傳統產業升級并行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到2010年,大連船舶制造能力達到1000萬噸,風電核心部件總產值近百億元,兆瓦級風電機組產能達到3500臺套,石油煉油加工能力超過3000萬噸,軟件業產值達到530億元。

      大連傳統制造產業與新興產業并駕齊驅的動力何在?遼寧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認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國家支持是必要條件,但最根本的是培育自身的自主創新與自主增長能力。

      一地處沿海的大連,是一座以重化工為主的老工業基地城市。大連市市長李萬才認為,在實施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大連的成功之處在于緊緊抓住了一個關鍵,無論是傳統產業升級還是新興產業發展,都納入到全球產業體系的鏈條中去謀篇布局。為此,大連首先是找準定位,選對方向,這就是:依托臨海臨港優勢,立足裝備制造、石化、造船、電子信息4大優勢產業,開展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攻關,探索出一條產業綠色化、水平高端化的轉型發展之路。大連市一些頗具規模的大型企業積極合并重組:先是大連起重集團與大連重工集團重組為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接著,大連造船與大連新船合并成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大連鋼廠跨省合并撫順特鋼600399、北滿特鋼,成立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冰山集團引入國際合作伙伴,成為多元投資的新型企業……這種大刀闊斧的資源整合,為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破解了影響發展的體制瓶頸。

      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投入引導資金,整合資源,逐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大連市推動傳統產業由資源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的得意之筆。大連市市長助理、經信委主任劉巖告訴記者,“十一五”以來,大連累計投入產業技術創新補助資金2.55億元,拉動企業研發投入30多億元。截至2010年底,大連已擁有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12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數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

      如今的大連主城區,已經很難看到居民區與生產區比鄰而居的場景。這些年來,主城區先后又有近百家企業搬遷,按行業屬性落戶到不同的產業園區。2004年以來,大連市在沿黃海、渤海兩岸,利用廢棄的荒灘、鹽堿地,規劃開發建設了總面積為400平方公里的11個產業園區。產業向海邊靠攏,工業向園區歸聚,不僅為大連傳統產業轉型提供了空間,更通過集群效應為發展注入了活力,對地區經濟帶動力較強的世界一流企業和項目紛至沓來。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92個國家地區的企業在大連投資,其中世界500強企業達90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