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咸新區總體規劃出臺,兩大千年古都聯為一體


    時間:2011-06-21





    在日前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陜西省省長趙正永發布了我國18個經濟區之一、西部大開發重點開發區——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最新建設情況,以及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關鍵——西咸新區的總體規劃。

      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將西咸新區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趙正永介紹,《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了“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任務,其中西咸新區建設是大西安建設的關鍵。2010年12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要求,“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和西咸新區建設”,“這標志著西咸新區建設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趙正永說。

      依據5月17日陜西省規劃委員會審議并原則通過的《西咸新區總體規劃》,西咸新區規劃控制范圍為882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為272平方公里,涉及西安、咸陽兩市7個縣區地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89.3萬人。西咸新區最終將形成“核心板塊支撐、快捷交通聯接、優美小鎮點綴、都市農業襯托”的新型城市形態。

      將形成“一區五城”組團式發展的現代田園城市格局

      在空間布局上,西咸新區將以大都市核心區為中心,布局空港新城、灃東新城、秦漢新城、灃西新城、涇河新城,形成“一區五城”組團式發展的現代田園城市格局。在產業發展上,西咸新區將實施“錯位布局、集群化發展”,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低碳節能環保產業、高端制造業、高技術和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西咸新區將以快速干道為重點,構建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同時加快生態化、信息化、網絡化設施建設。在生態建設上,西咸新區將充分利用區內豐富的自然資源,打造城市綠色走廊,以河漏為依托,將水系引入建設用地,建設大面積濕地公園和水景公園,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綠化體系。在文化建設上,西咸新區將以周秦漢歷史遺跡和渭北帝陵歷史遺存帶為依托,以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環境融合為原則,建立歷史文化保護特區,延續大都市帝陵文化、秦漢文化、古都歷史三條文化帶,建設國家級秦漢文化展示區和國際化大都市生態文化遺址公園,梳理城市文化脈絡,彰顯城市文化特色。

      城鄉統籌示范是西咸新區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趙正永認為。西咸新區將建設生態田園小鎮18處、社區28個,發展以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外向型農業為特色的都市現代農業,同時合理布置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就近轉化區內68萬農村人口。

      利用土地、資源等優勢吸引各方參與投資建設

      據了解,陜西省已經成立了由副省長江澤林掛帥的西咸新區管委會,將按照“省市共建,開發建設以省為主”的開發建設體制,加快推進西咸新區建設。陜西省將籌集30億元作為資本金,成立西咸新區開發公司,由開發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推進西咸新區建設。“我們將利用土地、資源、市場空間等優勢吸引大企業、大財團參加西咸新區建設。”趙正永說。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