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張家口地產白酒受擠壓


    時間:2011-06-17





    河北省張家口市釀酒歷史悠久,各個區縣都有自己的釀酒企業。


      1949年建廠的長城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沙城酒廠)生產的“沙城老窖”,曾在上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風靡晉、冀、蒙地區,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然而,最近幾年,“沙城酒”一度在張家口市場“失寵”。外來和尚會念經?目前,由于張家口市沒有較大規模的酒類批發市場,酒類專賣店、商場、超市、飯店、小賣部等成為各大白酒廠商的必爭之地。


      據了解,外地白酒和地產白酒在張家口市的銷售渠道各有不同。星級酒店一直是白酒的主要消費場所,但柜臺酒架上擺放的地產白酒卻屈指可數。規模小點的飯店和酒類專賣店,由于消費群體的不同,大多以濃香型白酒為主,價位多在10元/瓶到100元/瓶不等,與知名度較高的外地白酒相比,本地白酒品牌影響力小,美譽度稍顯遜色;而一些社區、鄉鎮的小賣部中,價格較低的地產白酒品牌眾多,是廣大中低收入人群的最愛。


      “從情感上來講,我們還是認同本地品牌的酒,但從釀造歷史、營銷手段、促銷力度等方面來講,本土的品牌確實不如人家,現在消費者喝的是牌子。”張先生的觀點或許能代表多數消費者的心聲。


      筆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目前張家口市白酒生產企業近20家,雖數量眾多,但生產規模、生產能力卻十分有限;白酒的品牌雖然達到了上百種,但由于品牌美譽度不夠,真正能在全省白酒市場嶄露頭角的幾乎沒有。


      各領風騷三五年


      業內人士總結:縱觀近年來張家口市白酒市場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是雜牌混戰;90年代是品牌對雜牌的淘汰戰;進入21世紀后,則是品牌對品牌的遭遇戰。


      雖說本地酒與“外來者”的差距是由諸多因素造成的,但本地的多數酒廠,表現為發展后勁不足,市場美譽度不高,市場份額萎縮。1949年建廠的長城釀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沙城酒廠)生產的“沙城老窖”,曾在上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風靡晉、冀、蒙地區,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然而,最近幾年,“沙城酒”一度在張家口市市場“失寵”。


      近年來,張家口市每個縣區似乎都有了屬于自己的白酒品牌。許多品牌消費者耳熟能詳,涿鹿縣的“三祖龍尊”、蔚縣的“蔚州老酒”、康保縣的“康保老窖”、沽源縣的“沽酒”、張北縣的“千年中都”……品牌眾多、廠家眾多,簡單看去,本土白酒是在熱熱鬧鬧唱大戲,可這些耳熟能詳的本土白酒,有的只能在企業所在地做“地頭蛇”,有的已經淡出消費者的視野,沒有哪個白酒品牌能在張家口市持續穩住市場,真正可以和外地美譽度高的白酒比肩。


      “河北省著名商標”對于一個白酒生產企業來說,是一種榮譽。但從近幾年的評選結果來看,張家口市沒有一個白酒品牌能夠在河北省長時間稱雄,大多是各領風騷三五年,白酒市場處于群雄混戰時代。地產酒缺失知名品牌


      市場就意味著競爭。在白酒市場遭遇戰中,本地白酒的市場份額正在受到外地白酒的擠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