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是安徽省水泥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驕人業績的時期。安徽全省水泥行業廣大干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攻堅克難,突出抓好了產業調整、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等工作,經受了金融風暴、拉閘限電等不利因素的考驗,全面超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所制定的總量、產品結構和技術進步等指標,使安徽省成為我國重要的優質水泥生產基地。
截止到2010年12月,安徽省境內有水泥生產企業172家、水泥粉磨生產企業126家,全省擁有日產1000~10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75條(其中日產5000噸以上生產線48條),位居全國第一位;正在建設的3條日產12000噸生產線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線。2010年,安徽省生產水泥熟料10069萬噸,位居國內第一位;水泥8096萬噸;熟料和水泥產量均為2005年的2.52倍;散裝水泥完成4355萬噸,比2005年增長了4.06倍,水泥散裝率由2005的33.3%上升到55.3%。
“十一五”期間,國家下達安徽省淘汰水泥落后產能的任務是1200萬噸,通過關停、轉產、土地開發等多種方式,到2010年年底,全省已關閉、拆除機立窯和濕法窯等水泥生產線303條,實際淘汰落后產能2997.8萬噸。2010年年底,全省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超過97%,位居全國前列。
2009年,亞洲單線規模最大的年產60萬噸新型干法白水泥生產線在安慶市阿爾博白水泥有限公司順利投產,其能耗比現有白水泥廠低30%,標志著我國白水泥制造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安徽海螺集團以水泥生產為主業,先后建成了我國第一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國產化示范線、第一條日產10000噸新型干法線、第一個千萬噸級熟料生產基地、第一套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2009年,世界第一套利用新型干法水泥旋窯技術、日處理600噸城市生活垃圾項目又在銅陵海螺順利投產。海螺水泥的年產銷量已突破1億噸,勞動生產率達10000噸/人·年熟料,其規模和勞動生產率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海螺集團為加速我國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引領水泥工業進步、改善我國水泥工業形象立下了汗馬功勞。海螺集團2009年名列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第九位,獲“2010節能中國十大貢獻企業”等殊榮;海螺水泥以44.77億元的利潤總額位列“2009年度中國上市公司100強”第四十二位。除海螺水泥外,“十一五”期間,安徽省還涌現出上峰水泥、潤基水泥、盤景水泥、珍珠水泥、舜岳水泥等優勢集團,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安徽省水泥工業之所以在“十一五”期間取得快速發展,得益于國家大力實施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全省水泥行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技術改造、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為重點,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產業升級步伐。無論是國有控股還是民營私企,都能搶抓機遇、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堅持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實力大幅增強,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十二五”期間,國家對水利、交通、保障性住房等繼續加大投資力度,這將對水泥行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影響。展望“十二五”,安徽省水泥行業總的目標是穩定規模,提高效益。到2015年,全省水泥產量達0.9億噸,商品熟料達1.5億噸。水泥行業將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加快以大企業集團為核心的聯合重組步伐,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以節能減排為核心,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企業技術進步,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未來5年,作為我國水泥行業的領軍企業和最具市場競爭力的海螺集團,將大力推廣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技術、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和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技術,而他們的成功經驗將在安徽及全國的水泥行業迅速推廣,使水泥企業成為城市環境的凈化器,成為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體。
來源:中國建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