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特約記者 方也) 從4月20日開業算起,斯達瑞船舶設計公司進駐江蘇南通也就短短一個多月。6月2日記者從這家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已迅速在南通接手7條大型船舶的設計,業績急速攀升,預計年合同額將超2000多萬元。今年以來,類似斯達瑞這樣入駐南通的船舶設計企業已近10家,船舶設計企業蜂擁而至的背后是南通船舶海工產業的巨大市場需求。
記者從南通市獲悉,目前該市共有規模以上船舶企業近600家,以熔盛重工為代表,南通大型船舶修造企業加速向海工制造轉型。中遠船務、明德重工、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美利昌通寶、吉寶船廠等業內領先企業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中長期“海工規劃”。截至目前,南通552家規模以上的船舶及配套企業中已有29家成功轉型為海工制造裝備企業,實現了海工產品的全面覆蓋。
今年5月24日,世界首艘同時具備3000米級深水鋪管能力、4000噸級起重能力和DP3(動力定位三代)級全電力推進動力定位,并具備自航能力的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號在南通熔盛重工正式命名交付,而在此前,世界首座圓筒型超深水海洋鉆探儲油平臺、代表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最高水平的GM4000半潛式鉆井平臺等高水平海工產業無一不鐫刻著南通制造的標記。
去年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實現“千萬載重噸、千億產值”“雙千”目標,成為僅次于上海的全國第二大造船基地。今年4月,該產業出口更是拉出大陽線,達到3.68億美元,同比增長311.9%。南通海洋工程裝備業已成功搶占全國海工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南通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預計將達千億規模。
來源: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