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慧城市是突破城市發展瓶頸的智慧選擇,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將引領城市通向繁榮和可持續發展。”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APEC智慧城市智能產業高端會議上,河北省廊坊市副市長肖雙勝表示,一個致力于發展先進制造業、服務業,把高端產業和重大項目作為智能產業核心主體的新廊坊正在崛起。
面向“十二五”推動產業升級
目前,“智慧城市和智能產業”問題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發展新興產業,帶動傳統產業升級,使傳統產業煥發青春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共同戰略。智慧城市是指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從國外已有的經驗來看,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催生出一種新的產業,即智能產業,并以它為紐帶,推動整個城市的高效運轉。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指出,建設智慧城市應鼓勵以信息技術、物聯網、高端服務等為核心的智能產業的發展,引領經濟社會走向高效、節能環保的發展道路。廊坊城市管理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下得以高效運轉,為亞太地區探索智慧型發展道路提供了良好范例。
據悉,第二屆APEC智慧城市智能產業高端會議的目標是推動廊坊國際智能產業園區的建設,推進國際科技智能產業園區率先建成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示范園區。
“廊坊倡議”謀局智慧城市
借助信息技術促使城市更加和諧、環境更加美好;通過發展智能產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推動APEC成員在這一領域開展長期合作。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APEC發展理事會理事長張力軍在會議上宣讀了“APEC關于加快智慧城市智能產業發展的行動倡議”。
該倡議號召繼續加強APEC各成員之間的合作,建立APEC智慧城市合作平臺,分享構建智慧城市的經驗與范例,并且鼓勵各成員實施與此有關的能力建設項目;推進廊坊國際智能產業示范園區實施貿易便利化措施,簡化投資程序、提高透明度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完善企業貿易和貨物流動的環境。該倡議還強調必須加強中小企業的參與,鼓勵中小企業在信息技術、環境保護技術、物聯網應用、智能交通等領域的開發、生產與合作,在未來APEC智能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APEC研究院副院長宮占奎博士表示,廊坊近年來銳意進取,探索并實踐了一條優先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產業,帶動地區經濟優化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廊坊與京津地區相鄰,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包括便利的交通、龐大的市場、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聚集以及科技產業的迅速發展,都為國內外企業到廊坊國際智能產業示范園區投資奠定了基礎,使廊坊成為國際資本轉移的首選地。
主推國際科技智能產業園區
“推進和擴大中國及環渤海地區對外開放,加強亞太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貫徹APEC進程中的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原則和落實各項具體政策,推動區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這些活動都符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基本要求,也符合APEC參與成員與企業的利益。”
宮占奎表示,為了實施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積極參與和推進APEC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進程,河北省政府已經批準在廊坊建立“國際智能產業示范園區”。園區的建設將為中外經濟技術合作,為推進APEC進程提供一個嶄新的平臺。
2010年11月26日,河北廊坊國際科技智能產業園區正式獲批建立,成為自2003年以來河北省首次批準籌建的省級園區之一。據了解,河北廊坊國際科技智能產業園區位于京津之間的廊坊市廣陽區,項目總投資將達300億元,遠景控制面積為26.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規劃面積為11.45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為5.45平方公里。
百川能源集團董事長王東海說:“智慧城市與智能產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智能產業的發展將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基礎的技術支持和物網互聯條件;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將為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大力支持。智能產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前提,智慧城市是智能產業建設的最終歸宿,并不斷促進智能產業的發展和技術更新。”他表示,建設“兩能產業和智慧城市”有利于廊坊參與國際競爭,智能樓宇、智能家居、路網監控、智能醫院、城市生命線管理、食品藥品管理、票證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智能產業領域的發展建設,有助于增強廊坊的國際競爭力,提高廊坊的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張偉)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