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位于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屬珠三角經濟區,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全市陸地面積1.12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9.7萬。惠州是一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發展前景遠大的城市,也是華南地區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憑借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扎實的產業基礎,惠州近幾年始終保持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歷史悠久 風光秀麗
惠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嶺南名郡”之稱,歷經1400多年。北宋杰出文學家蘇軾寓居惠州3年,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此開展過革命活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東江縱隊指揮部所在地。現代涌現了廖仲愷、鄧演達、葉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惠州人文底蘊豐厚,客家文化、廣府文化、潮汕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江客屬民俗、東樵宗教、東坡寓惠、東江革命歷史“四東”文化。
惠州風光秀麗,生態優美。惠州集山、湖、江、海、泉、瀑、林、島為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稱,自然風光秀麗,是珠三角東部生態環境最優美的城市。惠州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全市有旅游景區點70多個,現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及自然保護區18處,其中國家級4A景區8個。擁有海域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23.6公里,是廣東的海洋大市之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9.6%。在廣東省城市環保責任考核中名列第一。城市飲用水和城鎮空氣質量常年優于國家二級標準。不僅適宜居住、旅游,發展現代服務業,更適合發展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的高新技術產業。
惠州已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和“中國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城市綜合功能完善,社會文明程度較高。在這里,人文環境和諧,企業誠信經營,人民生活舒適。惠州人民以勤勞、儉樸、熱情、包容的淳樸民風著稱,形成了“老客家,新客家,來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城市品格,鑄就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業樂群”的惠州精神。今年,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惠州居民幸福感列全省第一。
經濟潛力巨大 新興工業強勁
惠州始終堅持“工業立市”發展戰略,培育了TCL、德賽、華陽等一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以及僑興、億緯鋰能、富紳、雷士等一批民營企業集團,并成功創立了TCL手機、電話機、王牌彩電、富紳襯衫、德賽電池、華陽車載電子、僑興電話等一批工業產品名牌,建立起一批全國性的市場網絡。與此同時,惠州堅定不移地走外向型經濟道路,大膽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積極吸引外資項目在惠州發展,目前,世界500強跨國企業有近30家在惠投資,韓國三星、LG、日本索尼、美國可口可樂、科銳和中國聯想等國內外著名廠商、跨國公司紛紛在惠建立生產和研發基地,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和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項目也先后落戶惠州并已建成投產,由此惠州產業優化升級成效顯著,強勢經濟進一步壯大。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