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在廣西河池市,無論是城區還是鄉村,隨處可見蒼翠的青山、潺潺流淌的清流,讓人很難相信這里就是全國著名的“ 有色金屬之鄉”。河池市環保部門統計顯示,“ 十一五”期間,全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趨勢,2010 年,市中心城區空氣環境質量達優良以上天數362 天,優良率99.2%,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轄區內主要河流水質均達到國家規定的地表Ⅲ類水質標準。
據了解,河池全市下轄的11 個縣市(區)都有礦藏,已探明的有錫、銻、鋅、銦、銅、砷等43 個礦種205 處,其中9 種礦種保有儲量居廣西首位,部分礦種儲量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名列前茅。目前,全市規模以上有色金屬產業企業達到75 家,年采、選能力達800 萬噸,年冶煉能力100 萬噸金屬。作為河池市的支柱產業,有色金屬產業中的重金屬銅、鋅、鉛、鎘、砷等結構性污染比較突出,其中南丹縣、金城江區、環江縣被國家列為138 個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控制區。
為根治有色金屬帶來的污染,“ 十一五”期間,河池組織開展了飲用水源保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涉砷涉鉛涉錳等重金屬排放企業行業整治、工業危險固體廢物排查等專項環保行動,先后關閉環境違法企業306 家,責成198 家相關企業進行整改。根據規劃,到“ 十二五”期末,河池市有色金屬產業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40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400 億元。
來源: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