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建湖縣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作者:石勇    時間:2011-06-10





      江蘇省建湖縣位于鹽城市中部。該縣人文底蘊深厚,是地方戲淮劇的發源地和中國傳統雜技的發祥地之一,建湖雜技、淮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近年來,建湖縣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建湖縣一步步扎實推進產業興縣戰略,實現了小縣城崛起大產業的宏偉藍圖。該縣先后獲得全國文明縣城、中國產業發展能力百強縣、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最具競爭力20強、中國承接產業轉移投資環境十佳縣、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潛力縣等榮譽稱號。2010年8月,該縣跨入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行列。2010年,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238億元,財政收入達40.6億元,地方一般性預算收入達20億元。


      強勢推進特色產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區域競爭在于產業,尤其是特色產業的競爭。近幾年,建湖縣針對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走勢,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明晰產業發展定位,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有市場前景、有核心技術和有產業基礎的優勢產業,著眼長遠發展和構建建湖縣域經濟競爭優勢,高起點規劃并出臺專門政策,強勢推進特色產業。石油裝備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全省首批30個特色產業集群之一,獲得中國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業卓越貢獻獎。該縣節能燈具產業裝備水平也大幅提高,建成了江蘇省綠色照明研發中心、江蘇省節能電光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按照產業發展高端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的總體要求,建湖縣始終把培育特色產業作為戰略重點。2010年,建湖縣拿出1.5億元,重點扶持石油裝備、節能燈具產業,支持企業上市、技改擴能、創塑品牌等,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如今,石油裝備產業已從配套產品上升到鉆機、抽油機等終端產品,正向海洋油田、油氣復合開采設備和核電領域進軍。節能燈具產業從明管、粉管等前端產品向整燈方向發展,并朝燈飾燈具、平面光源、陶極管節能燈等領域拓展。


      建湖縣產業辦及行業協會還積極引導企業差別化錯位發展,產業內企業相互配套協作,市場競爭能力明顯增強。同時,該縣改造升級傳統產業也取得了新的成果。皮鞋制造產業是該縣傳統產業,龍頭企業森達鞋業公司經過戰略重組后,運行質量不斷提高。通過兩三年努力,一個一流的皮鞋生產基地、新型的皮鞋航母又將在建湖縣建成。


      特色產業集聚發展,不僅增強了縣域經濟實力,加快了城鎮化進程,而且使城鄉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極大地提升了市民素質,改善了民生,該縣也因此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縣城。


      不斷創新為集聚經濟輸送新能量


      持續創新是集聚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建湖縣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科技創新是企業永恒的發展主題。該縣不斷加快創新能力建設,把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為此,該縣積極實施《建湖縣科技創新五年行動方案》,加快創新載體和科技平臺建設,加大政產學研合作力度,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全面增強創新能力。


      建湖縣按照產業集群發展和建成國家級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不斷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堅定不移地推進主導產業園建設,依靠科技創新不斷為集聚經濟輸送新鮮血液。該縣以打造創新型先進縣為核心,全面建設創新型鄉鎮、園區和企業。近湖、建陽兩鎮力爭建成省級創新型鄉鎮。民營創業園創建省級創新型園區,并積極創建國家級科技創業服務中心。


      同時,圍繞創新平臺建設,建湖縣采取創建前廠后院模式,努力提升產業發展層次,與全國知名科研院所聯姻,深化與西安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的合作,進一步辦好石油機械研究所;與東南大學、復旦大學合作,進一步辦好節能電光源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創辦生物工程研究所;與上海交大合作,創辦現代農業研究所。支持企業與清華、北大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創辦企業研發中心,提升企業研發能力。


      此外,建湖縣還積極實施產業品牌戰略,制定爭創國家、省、市級產業品牌發展規劃,細排產業品牌發展梯隊,不斷推動企業由生產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到2010年,建湖縣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個、中國名牌3個、國家免檢產品11個、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45個、市知名商標39個,馳名、著名、知名3種商標總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首位,是蘇北唯一的全國商標發展百強縣。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