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姚顯鵬沈陽報道 據遼寧省統計局最新數據,一季度,遼寧工業經濟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穩定增長態勢,綜合效益保持較高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等指標保持較快增長,總體效益水平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895.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3%,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338.86億元,增加63.42億元,增長23%。實現利稅總額704.24億元,增加136.65億元,增長24.1%。
遼寧近年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集中資源和力量發展優勢產業,大力培育和優先發展裝備制造、冶金、石化和農產品加工業,四大行業在工業經濟發展中支撐作用日漸突出。
一季度,四大支柱產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65.8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5.1%,比上年同期增長3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拉動全省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9.8個百分點,貢獻率達86.9%。四大支柱行業實現利潤286.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6%,對全省利潤增長的貢獻率達80.3%,拉動全省利潤增長18.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表現尤為突出,對全省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均居四大支柱產業之首,分別達29.4%和53.4%。
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度,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完善產業創新體系,打造“遼寧制造”的新品質、新形象,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一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0.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8%,增幅較1-2月提高3.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0.57億元,增長40.1%,高于全省17.1個百分點,增幅較1-2月提高18個百分點。
股份制企業“貢獻力”突出。一季度,全省股份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35.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6%,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0%;實現利潤194.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盈54.37億元,增長38.8%,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57.4%。對全省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60.4%,分別高出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和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55.9個、58.2個、59.8個和45個百分點;對全省利潤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5.7%,分別高于集體企業和股份合作制企業83.2個和85個百分點。
盈利大戶的“中流砥柱”作用彰顯。一季度,遼寧省盈利前50名工業企業合計實現利潤總額128.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37.9%,拉動全省利潤增長7個百分點,貢獻率為30.3%。實現利潤1億元以上的有35戶企業,其中,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沈陽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通用(沈陽)北盛汽車有限公司6戶企業利潤超過5億元,中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利潤超過10億元,達16.17億元。
與之相比,高耗能行業利潤下降,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速呈回落之勢。一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32.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6%,增幅較1-2月降低3.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8.1億元,下降11.1%,在去年全年保持利潤同比增長的態勢下,增速首次出現下降。產業結構優化一定程度顯現,工業經濟增長的后勁增強。
來源:中國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