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值近800億元,10年增長10倍多;財政總收入超70億元,10年增長40倍,總量位居全市第二;港口年吞吐能力超6000萬噸,海關稅收80億元,占泉州海關關稅九成以上……建區短短十年,泉港區一躍成為福建省十大新增長區域和千億產業基地之一,實現了區域發展從“小地方”向“大基地”的跨越、口岸功能從“小漁港”向“樞紐港”的崛起。
“十二”五期間,完成500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安征遷房屋500多萬平方米解決廠居混雜問題,新增工業產值800億元,石化產值突破千億大關,港口吞吐能力突破億噸……在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宏偉實踐中,泉港將認真落實泉州市“兩個加快”總要求,以打造千億石化產業集群和海西綠色石化城為目標,深入實施產業基地化、物流園區化、城市公園化、人居社區化、民生工程制度化“五大發展戰略”,實現“三年打基礎,六年上規模,十年基本建成國家級石化基地”的第三步奮斗目標,力爭至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突破400億元以上,財政總收入達120億元,工業總產值153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725元,成為海西十大新增長區域的亮點。
泉港區是全國九大煉油基地之一,是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以年煉油1200萬噸、生產80萬噸乙烯的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為龍頭,57家大型石化企業年產值達616億元,石化園區開發約10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間,將形成年煉油1600萬噸、1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并集中開發12.9平方公里南山片區,建成3家百億元企業、5家30億元企業、10家10億元企業。
目前,泉港區是福建最大油品和化工品倉儲物流中心,全省三大主樞紐港。“十二五”期間,港口年吞吐能力將突破億噸大關,規劃建設10平方公里港口物流園區,基本建成集液體化工品、散貨、集裝箱等為一體的專業化、多功能碼頭群,成為泉州億噸大港的支撐港區、海峽兩岸重要的貨物中轉地和保稅物流中心。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