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十二五末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將超13000億


    作者:張桂林    時間:2011-05-19





    “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將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主導的“2+10”產業集群,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超過13000億,增加值占GDP的20%以上。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楊慶育介紹,未來5年,重慶將加快建設兩大全球性產業基地,即亞洲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研發生產基地,力爭2015年形成1億臺規模,實現70%到80%的零部件、材料本地配套,產值超過1萬億元;建設面向全球服務的云計算產業園,引進形成100萬臺服務器數據處理能力,建成國內最大離岸數據外包處理中心,產值超過500億元。

      10個重大產業集群包括:發展互聯網設備、無線通信設備、通信終端及周邊設備、智能處理設備及配套產業鏈,建設核心研發和檢測平臺,建成國內重要的通信設備產業基地,產值超過500億元;完善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產業鏈,建成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基地,產值超過300億元;發揮長安集團等的整車及集成技術優勢,建成國內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主要的研發生產基地,產值超過300億元;大力培育環保工程總承包及設備成套能力,產值超過300億元;打造全國重要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產值超過200億元;突出生物醫學工程、創新藥物,建設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產值超過300億元;加快培育新材料產業集群,產值超過500億元;建設中國重要的風電裝備產業基地,產值超過200億元;重點發展光伏和LED領域,產值超過300億元;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產品門類最齊全、系統成套能力最強的綜合性儀器儀表研發生產基地,產值超過100億元。

      楊慶育說,重慶將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雙核帶動、一環多點”的空間布局,使兩江新區、西永微電園集聚75%以上的規模。同時集中政策資源,培育5個千億級、2個五百億級、10個百億級、30個五十億級龍頭企業。建立穩定的政府投入增長機制,籌措1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資金;發揮科技風險投資引導資金的作用,形成超100億元的創業投資基金規模,壯大私募股權基金規模,力爭投資能力超過500億元。(張桂林)

    來源: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