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依托投資環境、人力資源、交通等優勢,把桂陽打造成為沿海產業轉移承接基地。”面對“十二五”桂陽的發展前景,湖南桂陽縣委書記李向陽很有信心。
以前主要依靠單一產業——礦產資源進行發展的千年歷史古郡桂陽,目前正以“追趕長瀏望、領跑大湘南”的目標飛速發展,并規劃建設了29平方公里的“一園六區”一園即桂陽工業園,六區即長富、共和、寶山、芙蓉、燕山、舂陵發展格局。“園內每個區都有自己的規劃發展方向,區與區之間在產業上相互獨立,但在引資、轉型發展上又緊密關聯,并確立了優勢就是特色,特色就是品牌,品牌就是效力的產業發展格局。”據工業園負責人介紹。
目前,園區已經實現水、電、路、訊、有線電視、寬帶、排污網管“七通”,形成了以礦產品精深加工、輕工制造、能源建材、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為主,符合產業政策、環保要求的五大特色產業集群。工業園已先后引進包括順發制衣、臺達電子、譽鋒玩具、業興塑膠在內的一批沿海轉移企業及湖南有色、湖南九鼎、中建集團等戰略投資者,使得園區承載能力得到快速增強,對外影響力和競爭力明顯提升,園區經濟正逐步成為桂陽富民強縣的重要支撐。
亞泰鞋廠總經理王生翠是最先一批進入工業園的投資受益者,她之前在廣州辦廠,2008年通過招商引資回到家鄉,真實感受到了工業園的優惠政策、良好的交通環境及較低的招工成本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好處。“在桂陽辦廠僅勞動力成本一項就比沿海地區減少了500元∕人,”據王生翠表示:“去年企業生產女鞋就達150萬雙,大部分產品已出口日本、歐美市場,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
據統計,2010年桂陽工業園已啟動工業項目48個,總投資概算70億元,新建項目32個,新建標準廠房達26萬平方米。到去年底園區已聚集各類工業企業93家,年產值71.1億元,創稅2.5億元。并被評為“湖南省最受公眾關注產業園區”,在全市省級產業園區綜合績效評估中排名第3。同時,園區采取“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多方聯動”的機制,把標準廠房建設作為吸引企業投資的重頭戲。其中在2010年當地就投資3億元建成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并且邊建邊招商,建成后的標準廠房利用率達100%。有些園區目前更是出現廠房還沒有建成,項目就已經簽約的情況。
桂陽以打造郴州市次中心城市和湘南地區重要商貿物流中心為目標,快速推進交通、城市建設步伐,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相繼投入使用,武廣高鐵建成通車,廈蓉高速、衡武高速、郴州大道桂陽段建設進展順利,全縣多條道路改造完成,目前桂陽初步形成了現代化公路交通網絡,區位交通優勢進一步凸顯,給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通過大手筆規劃、大投入建設、大力度招商、大環境服務,夯實發展基礎,提升園區品位,“十二五”末將要實現“入園企業200家,產值過500億”的目標。工業園區將成為桂陽投資平臺優越的產業轉移承接基地。”據李向陽介紹。
同時,銀星公司10萬噸富氧電鉛等一批礦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年內將陸續竣工投產,寶山30萬噸陰極銅項目正式簽訂框架協議年內將全面開工,石頭環保造紙、風力發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貫耳工業園、家具產業園、食品加工園等一批專業園區快速推進。這批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桂陽經濟發展不僅將實現質的飛躍,產業結構也將明顯優化,經濟增長的支撐動力更加強勁。(林洛頫)
來源: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