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和行業基礎、產業優勢,相繼制定了“十二五”經濟發展規劃,石油和化工產業是其中的重點產業。圍繞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主線,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成為了各地“十二五”石化產業發展的熱點和亮點。梳理這些亮點,對指導“十二五”石化行業科學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為此,本版從今日起開設《地方“十二五”化工亮點》系列報道欄目,對全國各地“十二五”石化產業發展亮點進行集中解析,以饗讀者。
上海作為全國化學工業“重鎮”之一,2010年全市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產值3617億元,位列全國第六。然而,上海化工產業面臨資源、能源和土地緊缺的壓力與日俱增,環境容量低、商務成本高等諸多挑戰也困擾著產業發展。
“十二五”期間,上海化工產業新一輪增長如何開展?最近發布的上海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優化提升先進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型產業”,“優化石化產業,推動石化產品精細化、高端化和集約化,延長產業鏈”。這些綱領性意見,無疑為上海化工產業未來5年的調整發展指明了前行方向。上海市經信委重化處處長耿鴻民解釋說:“在全球低碳發展的大趨勢下,上海石油和化工行業必須根據上海市情,發揮上海優勢,體現上海特點,走一條‘做長鏈條,高端發展,深度開發,精細專特,綜合利用’之路。”
優化投資,提高產業層次
當前,上海化工產業已加速從傳統型化工向現代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轉型升級。未來5年,上海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投資重點領域將鎖定石油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并在“產業鏈的競爭”上做好文章。通過建設先進項目,產業價值鏈上的產品或企業通過關聯效應相互配合、相互推動,努力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延伸。
從占地30余平方千米的上海化學工業區看,該區主要安排建設和生產六大系列產品,即石油化工深加工和天然氣化工系列、光衍生系列、精細化工系列、高分子材料加工產品、綜合性深加工產品、高科技生物醫藥產品。今后5年,上海化工區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石化基地為目標,將招商選資100億美元,重點引進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項目,鼓勵引進先進技術,利用國外資源,滿足國內需求。在1200萬噸/年煉油龍頭項目基礎上,發展以烯烴和芳烴為原料的精細化工深加工系列,逐步形成聚氨酯系列、丙烯酸系列、聚碳酸酯系列、環氧樹脂系列四大精細化工產品,爭取到2015年全區工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
發揮優勢,做強材料基地
“十二五”期間,上海石油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領域的發展,將繼續依靠全球業界巨頭前來投資,帶來先進技術和世界級項目。“上海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異氰酸酯生產基地,今后5年還會有快速發展,為中國和亞洲蓬勃發展的材料市場提供原料保證。”上海化工區管委會主任張耀倫告訴記者。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