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的中國柯橋紡織指數3月份外貿指數顯示,3月份外貿景氣指數收于1706.13點,較1月份下跌16.43%;3月份外貿信心指數收于1044.07點,較1月份下跌1.86%。多重因素致使紹興紡織服裝企業外貿出口面臨一些新挑戰,進一步推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繼續調整出口結構已刻不容緩。
首先是新興市場貿易摩擦增加。
今年年初,土耳其政府發布官方聲明稱,因國內生產企業受到進口產品的沖擊和損害,計劃對從全球進口的梭織面料提高進口關稅。這是土耳其在2008年取消對中國紡織品進口限制后,發起的對全球面料供貨商的限制措施。中國是土耳其最大的面料供應國。
土耳其政府公布的產品涉及13個稅號,具體包括了棉、毛和化纖梭織面料。將根據國家類型劃分三種關稅征收幅度,對發展中國家進口關稅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8%,但征稅最高不超過4美元/公斤,最低1美元/公斤;對最不發達、受惠于特殊協議的國家提高21%,最高不超過3.75美元/公斤,最低0.75美元/公斤;對其他類型國家提高30%,最高不超過4.25美元/公斤,最低1.25美元/公斤。
據上述規定,土耳其有可能將來自中國的梭織面料進口關稅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8%。土耳其計劃在9個月內完成調查工作。
土耳其市場2008年取消對中國紡織品進口限制后迅速開拓新興市場,經過3年時間,紹興縣不少紡企在土耳其有了穩定市場基礎。在這項調查中,紹興為主要涉案地區。有涉案企業近百家,其中100萬美元以上企業35家,紹興縣涉案金額達1.5億美元,占全國28%。雖紹興出口土耳其總量較小,但若此計劃實施,會使不少贏利能力較弱的出口企業退出土耳其市場,對涉及企業而言,影響頗大。
此外,近一段時間來北非中東局勢不穩,部分紹興紡企受到直接影響,外貿出口業務受阻。
2010年,紹興縣對北非諸國合計出口額約3億美元,占全縣出口總量的3.8%,其中對埃及出口最大,出口企業442家,出口額達到2.1億美元。截至目前,北非中東諸國仍處于不穩定之中,這使當地民眾購買力和市場需求大大受損。預計短時期內,紹興縣對北非及周邊區域的出口將會明顯回落。
加之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因素,都使紹興一批紡織服裝企業正在經受新考驗。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面對紡織產能壓力、貿易摩擦和北非局勢不穩、石油頻頻上漲的多重壓力,紹興縣紡織產業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加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進一步轉型升級,調整出口結構已刻不容緩。要大力提升傳統紡織產業,低檔次、低附加值的紡織企業要主動轉型升級,推動化纖差別化、面料功能化、印染綠色化、服裝家紡品牌化和技術裝備信息化,切實提升紡織品的出口附加值和競爭力。此外,應積極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支持和引導企業通過參展、設立境外窗口、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大力開拓新興國際市場。(同黎娜)
來源:中國服飾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