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陶瓷產業后發優勢明顯


    時間:2011-04-19





    廣西的陶瓷業歷史較為悠久,也曾是中國陶瓷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承接廣東建陶產業轉移的大潮中,廣西雖坐擁西江黃金水道和貯量豐盈的陶土原料,卻并未做到先知先覺,反而遲了半拍,錯失了一輪重要的發展機遇。但也恰恰正是當初的這種“錯失”,成就了其今天所具備的后發優勢。


    目前,廣西陶瓷產業擁有日用、建陶、衛生、工業、藝術陶瓷等綜合陶瓷品種,發展勢頭強勁。廣西北流市有1000多年生產陶瓷的歷史,全市有陶瓷企業50多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年產日用陶瓷超10億件,產品90%以上出口,暢銷歐美、東南亞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新興的陶瓷產區和重要出口基地,是我國日用陶瓷行業的四大產區之一。為使北流日用陶瓷發展得到更好發展和提升,北流市規劃建設了陶瓷工業園,對北流陶瓷產業科學規劃和引導,同時廣西玉林市陶瓷商會的成立對提高玉林市陶瓷產品的質量、形成區域品牌效應有著重大的意義。北流將抓住歷史性的機遇,努力把經濟發展融入泛北部灣地區并延伸到東盟國家。當地政府均將發展陶瓷產業作為發展本地產業的重頭戲。賀州陶瓷歷來以“平桂陶瓷”著名,陶瓷產業發展形勢喜人。走進賀州平桂管理區黃田鎮新村,琳瑯滿目的各種瓷器讓人贊嘆不已。據了解,目前在該管區的黃田鎮已形成新村、清面村、浩洞村等3個陶瓷專業村,陶瓷產業已帶動5000多群眾走上“以瓷致富”的陽光大道,有力地促進農民的增收致富。2008年年底,廣西桂平靈海陶瓷工業園建設項目啟動。廣西靈海陶瓷產業項目是貴港市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重大成果,計劃投資250億元在桂平建設集約化建筑陶瓷產業基地。廣西藤縣依托西江“黃金水道”構筑立體交通格局,著力打造華南最大的建筑陶瓷產業基地。近年來,藤縣縣委、縣政府結合該縣資源優勢、區位和交通優勢,提出建設陶瓷產業示范基地的目標,并在藤州鎮潭東村規劃項目用地,大力引進廣東佛山等地的陶瓷企業,目前已有廣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入駐基地。


    除此之外,廣西還擁有進軍東盟的地利優勢。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中國對外建立的第一個自貿區。中國和東盟10國涵蓋近19億人口和140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市場區域。自貿區可以實現貿易、投資的全面自由化。自2010年1月1日自貿區正式建成,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就從之前的9.8%降至0.1%,而東盟6個老成員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也將從12.8%降低到0.6%,4個新成員國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也將于2015年實現90%商品零關稅的目標。


    另外,據有關人士透露,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異軍突起,已成為我國發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區域板塊之一。眼下,我國陶瓷產業雁陣式的轉移雖高潮已過,但遠未接近尾聲。尤其是在低碳節能的大背景下,游牧式的陶瓷產業遷徙開始變得理性。而便捷的水運優勢、充沛的電力保障、豐富的陶瓷原料(廣東的生產原料大多是從廣西運過來的),還有兩廣地緣的優勢,再加上當地政府的鼓勵政策推力,東盟市場的拉力,廣西西江黃金水道陶瓷產業帶有望快速形成。被激活的廣西憑借其不可比擬的后發優勢,將會實現從“寒極”到“熱土”的大轉變、大崛起,從而成為陶瓷生產的重要基地。

    來源:中國建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