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按照規劃,海南生態軟件園占地3000畝。園區自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目前綜合開工建設面積超過20萬平米,2010年園區實現產值13.8億元。
在優質的海岸線資源被各大地產商“瓜分殆盡”之后,2010年地方財政收入還僅有271.06億元的海南省正為 “國際旅游島”建設尋找新的驅動力。
4月8日,作為海南“十二五”產業發展戰略項目的海南生態軟件園在海南省澄邁縣老城工業區正式開園。據本報記者了解,包括東軟、中軟、微軟技術中心、天涯在線、長城信息、惠普等在內的155家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入園。
事實上,發展信息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海南支撐長遠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在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專門提出,加快發展海南生態軟件園,積極支持海南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8日,海南省省長羅保銘在開園儀式上介紹,“十二五”期間,海南將進一步加大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力度,力爭把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打造成為國際旅游島的標志性產業和支柱產業。
“按照規劃,海南生態軟件園占地3000畝。園區自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目前綜合開工建設面積超過20萬平米,2010年園區實現產值13.8億元。”海南生態軟件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淳至向本報介紹,到“十二五”末,海南生態軟件園有望形成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信息化支撐。
逐夢“信息智能島”
“海南生態軟件園的建設對于海南調整經濟產業結構、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信息化支撐以及“十二五”期間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倪健如此表示。
倪健介紹,在去年通過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信息化建設被列入現代基礎設施建設行列,與交通、能源、水利等板塊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目前,指引未來10年海南省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的《海南省“信息智能島”規劃》也出爐,為實施好這些規劃,“我們今后將加大力度建設相關基礎配套設施,出臺更多的扶持信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的優惠政策。”
他表示,為支持海南生態軟件園發展,海南省政府專門出臺了《海南省鼓勵軟件產業和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政策》,從稅收獎勵、人才激勵、產業扶持等多個方面支持園區發展。此外,海南省工信廳、科技廳、商務廳等十幾項產業扶植資金向園區企業傾斜,幫助園區企業發展壯大。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