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萬千瓦現象”考驗內蒙古風電發展


    作者:李毅    時間:2011-04-13





    家住內蒙古烏蘭察布地區的高志新化名是內蒙古風電飛速發展的見證人,每年回鄉看到越來越多的風機,令他既興奮又迷茫。

      以前,高志新所住村中未通電,用電全靠自家買的小型風力發電機,千元左右,2~3米高。現在通了電,小風機不用了,周邊的大風機越建越多,他卻不明白,那么多大風機發的電我們都能用上嗎?

      高志新的疑問也成了整個風電行業的疑問,隨著內蒙古風電的極速狂飆,并網與窩電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解決,這兩大攔路石令這個風電大區苦惱不已。

      風電裝機5年增63倍

      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發布快報稱,截至2011年2月底,內蒙古風電裝機容量為1090萬千瓦,占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的33.10%,居全國各省區、市第一位。資料顯示,2005年底內蒙古風電裝機僅為17萬千瓦,短短5年后,這一數字增長到了1090萬千瓦,增幅達6300%以上。

      與此同時,內蒙古風電裝機容量還創出了“三連冠”——2008年底,內蒙古在全國率先實現風電裝機容量突破300萬千瓦,占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的25%,居全國之首;2009年底達500萬千瓦,同時建成了輝騰錫勒、錫林浩特、巴音郭勒和赤峰等多處大型風力發電場,成為我國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省份,被國家確定為“風電三峽”基地。

      國家能源局測算,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億千瓦,內蒙古風電裝機更將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

      并網難:“4.95萬千瓦現象”

      高增長背后也有令人苦惱的問題,由于地方政府對風電項目審批的隨意性以及風電場投資商“鉆空子”的行為,內蒙古大量風電項目倉促上馬,導致與電網公司規劃不銜接,造成了普遍的“上馬易、并網難”。

      國家能源主管部門此前規定,投資裝機容量在5萬千瓦以下的風電項目須在國家發改委備案后,由地方政府核準審批。一些風電場投資商紛紛將所投項目拆分成若干個裝機容量在5萬千瓦以下的項目,便于通過地方政府核準審批以盡快上馬,從而形成了業界著名的“4.95萬千瓦現象”。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