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重慶市擬在“十二五”期間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而這些規劃中,都離不開有色金屬的影子。鋁產業是重慶市最具有潛力和活力的基礎產業。
據了解,重慶市傳統優勢產業有汽車摩托車產業、裝備制造業、材料產業等五大產業,其中材料產業中要求,“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鋁材、銅鎂硅有色金屬、錳及鐵合金等,將實現產值2500億元。
作為我國鋁加工之都,重慶每年電解鋁的消費量為100萬噸,未來發展方向是引導產業和生產要素向園區集聚。
重慶市“十二五”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西彭工業園高精鋁板帶箔項目,將年產30萬噸航空、航天材料,軍工鋁材,軌道交通車輛用鋁合金材料,100萬噸再生鋁等。
業內人士認為,與已有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相比,重慶市鋁產業雖有一定的基礎,但從總體上來看是鋁加工優勢明顯,鋁土礦儲量豐富,但鋁產業鏈不完善,氧化鋁、電解鋁弱小,鋁深加工滯后。△(張明)
來源: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