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產業的資源整合正在風起云涌。山東6家煤企重組成山東能源集團的鑼聲還未散去,《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就已亮相,《方案》宣布至2013年區域內煤企減至100家以內。
內蒙古下發的《方案》提出,從2011年到2013年,通過兼并重組,將全區地方煤炭企業從現有的353戶減少到80—100戶之間,在地方企業中形成1—2戶億噸級、5—6戶五千萬噸級、15—16戶千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其中20戶營業收入要超百億元。
并且,《方案》指出,“十二五”末期,內蒙古全區原煤產量控制在10億噸,其中120萬噸及以上井工礦、300萬噸及以上露天礦產能占總產能70%。2013年底,全區煤炭生產企業最低生產規模120萬噸有條件的地區,可提高到300萬噸。生產規模在120萬噸以下的煤炭生產企業全部退出市場。
按照《方案》,2011年上半年為準備階段,確定兼并主體和被兼并對象,強化工作措施。2011年下半年至2013年為實施階段,凡被確定為兼并主體企業在兩年內沒有實質性兼并重組工作的,按程序應取消其兼并主體資格。
分析人士指出,在山西率先進行煤炭資源整合之后,河南、山東、貴州、和內蒙古等地的煤炭資源整合提速是大勢所趨。事實上,此前召開的全國煤炭工作會議提出,我國將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穩步推進礦業權整合,建設大型煤炭基地。
根據國家能源局透露的消息,“十二五”期間煤炭工業總體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這也是內蒙古、山東等地加快資源整合的主要推動力。
實際上,就在今年1月底時,兗州煤業600188全資子公司鄂爾多斯600295能化以自有資金78億元,通過競標方式取得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煤田轉龍灣井田采礦權,并與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簽署了《成交確認書》。
另外,一位煤炭權威人士向記者表示,根據目前我國煤炭消費增長速度,“十二五”末煤炭年產量控制在37-38億噸的目標有一定壓力。從這個層面上說,加快煤炭資源整合,也是為實現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于祥明)
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