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十二五”過萬億


    作者:胡春民    時間:2011-03-30





      “未來5年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產值有望過萬億元,汽車制造、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將成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副省長黃小祥在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5年仍將是四川經濟大發展的黃金時期,GDP年均增長率依然會保持在10%以上,電子信息產業有望成為繼廣東、江蘇之后的全國第三個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汽車制造、油氣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生物、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將成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


      2015年電子信息產業將過萬億元


      黃小祥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從四川的區位條件看,電子信息產業比其他產業對物流的依賴性小,物流成本相對更低。近幾年為了打造中西部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四川先后引進了英特爾、德州儀器、富士康、戴爾等全球知名的企業,華為、中興、聯想等國內品牌企業也在成都建立了研發、制造基地。四川省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還擁有較強的教育資源,如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和各類職業學院,可以培養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


      四川的計劃是把成都及其周邊建設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的電子信息產業研發中心、制造基地、營運總部和集散中心,使產業鏈條更加完整、集群效應更加突出。去年四川電子信息產業收入已經超過了1300億元,到2015年有望超過1萬億元,將成為繼廣東、江蘇之后的全國第三個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


      四川沒有理由比全國發展得慢


      黃小祥說,“十二五”時期,四川沒有理由比全國發展得慢。


      經過幾年的努力,四川省在對外開放方面已形成了明顯的綜合優勢:資源優勢、科教優勢、人力資本優勢、產業基礎優勢、市場優勢及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政策機遇優勢。


      四川省抓住汽車產業整合的重要機遇,引進了一汽豐田、一汽大眾、韓國現代、吉利沃爾沃等一大批知名汽車制造企業。四川省抓住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引進了漢能集團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制造基地項目、廈門邁士通公司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中節能集團節能環保產業城項目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現在四川省的支柱產業已經由鋼鐵、水泥、鹽化工等轉為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汽車、油氣化工等。“十二五”時期,四川確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以及節能環保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重點推進,力爭把它們培育成四川省的先導性、支柱性產業。(本報記者 胡春民)

    來源: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