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羅阿華)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國家發改委上報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首次明確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具體地域范圍。福建省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主體,不僅石化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而且新材料、生物化工、太陽能光伏等新興產業同樣迎來了新契機。
據悉,自ECFA實施后,臺灣民眾都看好祖國大陸的發展,而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是多數臺商“登陸”的首選。此次《規劃》獲批,將把兩岸的交流合作推向深入,向更高層次和更廣的范圍發展,對于閩臺兩地的經濟交流合作意義重大。
在廈門投資的臺商得知《規劃》獲批后無不歡欣鼓舞。臺商劉文熒表示,發展海西是正確的,臺海和平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目前,臺灣臺塑集團高層及臺灣工業總會、石化工業同業公會等組織的20多家臺灣石化規模企業的高層,已先后赴福建各地考察投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化工等產業是兩岸合作的重點。
近年來,福建在打造東南沿海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進程中,努力對接央企,成績斐然。目前在福建投資的央企近40家,中石化、中國海油等央企在福建已建成投產項目47項,總投資2181億元;中國化工、中國華能等央企在建項目42項,總投資2448億元。通過培育石化產業群,湄洲灣、漳州古雷、福清江陰、寧德溪南半島等四大石化基地正在崛起。
來源: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