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藍黃”兩個國家戰略的山東,謀求海路一體化發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經濟導報記者9日從山東省地方鐵路局了解到,東營港、濰坊港、濱州港、萊州港的疏港鐵路建設已納入山東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爭取5年內所有港口均有鐵路相連。目前,有的疏港鐵路已開建。
按照山東“藍區”規劃,港口建設將是“以青島港為核心,煙臺港、日照港為骨干,威海港、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萊州港為支撐的東北亞國際航運綜合樞紐”,而“東營港、濰坊港、濱州港、煙臺港萊州港區要依據《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完善功能,提高吞吐能力,形成分工明確的黃河三角洲港口群”,隨著疏港鐵路的開建,不僅前者目標可期,黃河三角洲港口群也雛形漸成。
港、鐵運輸大通道
“藍黃”兩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區內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兩大戰略深入實施的重要支撐。
“除‘四縱四橫’外,山東計劃投資200多億元優化地方鐵路網。”9日,山東地方鐵路局法務處處長張憲華告訴導報記者,山東正以鐵路主骨架為依托,完善路網結構,打通環海、省際鐵路大通道,加快重點鐵路項目建設,最終在“十二五”末構筑起沿海快速鐵路、港口集疏運和集裝箱便捷貨物鐵路運輸、大宗物資鐵路運輸和省際間客貨鐵路運輸體系。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疏港鐵路建設。他說,東營港疏港鐵路、東營廣利港區疏港鐵路、濰坊港疏港鐵路、萊州港疏港鐵路、濱港鐵路二期建設都已納入山東地方鐵路發展“十二五”規劃,并爭取在5年內建成。而目前,山東的港口中只有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有疏港鐵路。
建設疏港鐵路,顯而易見,可以大幅降低貨物運輸費用。張憲華舉例說,2010年,魏橋創業集團在龍口港的鋁礬土進口量突破500萬噸,但都是通過公路運輸,成本很高,“鐵路建成后,魏橋的鋁礬土在龍口港卸船后將直接裝上火車運到位于鄒平的工廠。”
他透露,投資1億元、全長5公里的萊州港疏港鐵路正在建設中,明年即可建成使用。投資5億元、全長27公里的濰坊港疏港鐵路已完成設計。而其他疏港鐵路也將在“十二五”期間建成并投入使用。
為促進“黃區”發展,山東明確將“加強黃河三角洲港口資源整合,培植黃河三角洲億噸骨干港口”寫進了省政府2010年11月19日下發的《關于加快港航業發展壯大港口經濟的意見》。在隨后召開的全省港航工作會議上,山東又提出將著手推進黃河三角洲地區港口群資源整合,或化零為整組建新的“黃三角港集團”。今年1月27日,“黃區”的濰坊、東營、濱州三港獲得交通部批準,由一般性港口提升為區域性重要港口,以適應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山東實施藍色經濟發展戰略的需要。而疏港鐵路的建設,首先從空間上把“黃三角港群”聯系到了一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