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戰略推動產業轉型,浙江開啟藍色盛宴


    作者:王旻 柴燕菲    時間:2011-03-15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堅持陸海統籌,推進海洋經濟發展,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高度關注。在全國上下“談海”之勢日益高漲的局面下,擁有全國最長海岸線的浙江,又將如何再度作出表率?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今天走訪了浙江幾個“涉海”代表,用他們的思考組成了一幅“藍色浙江”的宏偉畫卷。

      21世紀是海洋世紀,全球貿易的90%左右通過海上運輸完成。來自浙江省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根據規劃,到2015年,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區內GDP突破2.6萬億元,海洋生產總值近700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6:41:53,占全國比重提高到15%,基本實現海洋經濟強省目標。

      在全球海洋新競爭中,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場藍色經濟盛宴已開啟。

      資源小省匯聚國際物資 助力世界經濟

      拿著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政府秘書長王仁洲看了一遍又一遍。王仁洲想得更多的,是海岸線背后的“物流”能量。

      浙江擁有6696公里海岸線,全國最長,其中規劃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506公里,占全國30.7%,大多數集中在寧波——舟山港域,是中國建設世界級深水港群的最佳選址。

      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得“中國大宗商品國際物流中心”被納入浙江發展海洋經濟的戰略定位。根據規劃,這一戰略的推手主要是:由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組成的“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的大宗商品儲運加工貿易基地和集裝箱干線港建設。這些,最終為中國戰略物資供應和經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浙江有條件、有基礎、有優勢。目前,有一些大宗資源的物流、交易已初具規模,原油、鐵礦石、煤炭、塑料、液體化工等市場交易量位居全國第一,貴重金屬鎳的交易額位居亞洲第一。” 王仁洲提出建議,以寧波、舟山兩市為重點,大宗商品國際貿易與物流中心。“寧波、舟山一直在大宗物流領域做大文章,并且正在謀求從運輸裝卸港向貿易物流港轉變,從裝卸運輸中心向資源配置中心轉變,從國際大港向國際強港轉變。”

      王仁洲也建議:“必須做好大宗商品國際貿易與物流中心創新和提升的這篇文章。一方面,對老的要進行整合提升,對新的要合理布局;另一方面,要適應國內外貿易新模式的發展趨勢,推進金融創新,加快離岸金融的服務與創新,增強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集散配置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港集團董事長李令紅同樣是這場“藍色盛宴”的積極參與者。

      有數據顯示,“十一五”時期,寧波—舟山港,吞吐量已經達到6.3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綜合港、第六大集裝箱干線港。“目前最頭疼的是項目建設還跟不上發展需求。以集裝箱為例,以往是增幅30%。2010年,增長27%,今年開年后又是2位數增長,但是碼頭建設沒有那么快。”然而令李令紅興奮的是,依托于國家戰略,這個東方大港將再上一個臺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