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模壯大福建45家船企具萬噸級修造能力


    時間:2011-02-23





    “十一五”期間,福建船舶工業歷經了2006年至2008年船舶市場百年不遇的“井噴黃金期”,也經受到突然襲來的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風暴”的嚴重影響。在國家船舶產業政策的引導下,福建船舶工業緊緊把握住前三年難得的發展機遇,奮力戰勝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交船難、接單難、融資難”的三大難題,船舶修造能力顯著提升。


      修造船生產顯著提升


      在國家陸續出臺的《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2015年)》、《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及福建省相繼頒發的《福建省船舶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福建省船舶工業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福建省船舶產業調整振興實施方案》的指引下,一批修造船項目相繼投產,修造船生產能力顯著提升。


      截至2010年底,福建具備修造萬噸級以上船舶企業45家,擁有船臺65座,總容量達125萬噸,其中3萬~5萬噸船臺13座,5萬~10萬噸級船臺6座,最大單船建造能力為8萬噸,年造船生產能力360萬載重噸。船塢41座,塢容量218萬噸,其中建成或即將建成的20萬~30萬噸船塢5座,10萬~20萬噸級船塢6座、5萬~10萬噸級船塢4座。基本實現“十一五”發展規劃年造船生產能力350萬載重噸和船塢容量200萬噸的目標。


      據統計,全省船舶工業“十一五”期間共投入基本建設資金達101億元,完成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達53項。


      廈船重工公司二期技改項目全面完成,形成了單船8萬噸級生產能力;該公司設計建造擁有12層汽車甲板、可運載4900輛汽車的汽車滾裝船,被命名為“禮諾·廈門”號首航日本大阪。至此,廈船重工批量建造的4900卡汽車滾裝船達到16艘,產值達到近百億元,出口創匯數十億美元。同時,廈船重工承接建造福建最大噸位的8.2萬噸散貨船,還投巨資研發容量更大的6000~8000車位汽車滾裝船。


      冠海造船工業公司從2006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07年下半年投產,2008年出產品,還開了福建首造8.03萬載重噸散貨船的先河。截至2010年底,冠海造船工業公司已實現交船15艘,實現工業總產值38.76億元,創造了福建船舶工業建廠、投產、出產品、交船最快的奇跡。


      華東船廠的10萬、18萬、30萬噸級船塢已經和即將投產,大大提升了福建修造船生產能力,年前已開工建造5.3萬噸級船舶,拉開造船的序幕。同時,還著手修理30萬噸以下的船舶,目標是成為東南沿海修船大廠。


      福州利亞船舶工程公司2007年開始與馬尾造船公司合作,從建造艙口蓋和分段開始,通過生產能力的不斷提升,已具備修造8萬噸以下船舶的生產能力。該公司已成功建造了3.2萬噸木材運輸船。


      泉州造船泰山船廠的兩座10萬噸船塢和兩座30萬噸船塢也將陸續投產,將促進福建船舶工業布局更加合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